臺媒稱,在12月13日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針對臺北故宮新年度計劃進行審查,其中,就發現臺北故宮預估明年門票收入又會比今年減少近1億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約合4.5元新臺幣——本網注)。臺北故宮博物院長林正儀也毫不回避地指出,這確實是與陸客的大量減少有著很大的關系。林正儀也強調,未來將會從調整票價與加強行銷等管道來努力。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16日報道,臺北故宮參觀人數于2014年達到540萬高峰,可是近三年來似乎在參觀人數掌控上節節減退,今年盡管已經到了12月,確切參觀人數尚未統計完成,但預估今年將會減少至419萬人次,這樣的數據,讓民意代表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都不免感到憂心,但卻也難力挽陸客來臺人數銳減、臺北故宮館舍老舊、展覽及服務品質、軟硬件發展等有待突破的現狀。》》臺灣旅游業生意慘淡 臺網友:東南亞客源不如大陸
報道稱,臺北故宮在提交給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審查新年度歲入預算當中,2018年歲入預算為14.26億元新臺幣,這個預估的歲入預算比起2017年減少9708.7萬元新臺幣。根據臺北故宮的解釋,這是因減列門票費與權利金收入。但從明年度的歲入預算數字來看,臺北故宮對于如何扭轉年度收益的短少,好像也還看不出有比較具體的改善措施。
至于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提及,參考世界上大型博物館票價水準,制定新的票價規格,臺北故宮普通票從原來的250元新臺幣將調整為350元新臺幣、團體票從原來的230元新臺幣調整為320元新臺幣,南部院區普通票不漲反降,從原來的250元新臺幣降至150元新臺幣,這個新制也已經確定從2018年元旦開始實施?!贰?a href="http://www.413629.com/tour/guide/1870788.html" target="_blank">故宮頤和園不得不吃的美食
報道稱,臺北故宮展務的炒冷飯,但又端不出具有新意的展覽角度與策劃能力,令人真有不再新鮮之感,可是,目前還在展出的《書畫菁華特展》,都還吸引著兩岸及國際專業的觀眾專程前來欣賞,可見臺北故宮在藏品內容的賣點上仍舊具有吸睛的效益,欠缺的應該在于好的行銷與包裝?!贰?a href="http://www.413629.com/tour/guide/1886768.html" target="_blank">北京故宮頤和園雪景觀賞指南
報道還認為,臺北故宮參觀人數的嚴重減少,出在常態性觀眾大量在流失,這顯示出兩岸政治生態的轉變波及到文化經濟收益,所以,“罪不在臺北故宮”。
相關閱讀: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
臺北故宮博物院座落于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主體建筑共4層,白墻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筑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余件文物。
2015年10月,臺北故宮為慶祝故宮博物院90華誕,恰逢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來華300年,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商借11件郎世寧畫作,全面展現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與貢獻,該展至2016年1月6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