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旅游 > 旅游新聞 > 正文

紫禁城里曾有多少座戲臺?暢音閣規模最大

來源:北京晚報 2017-10-30 09:59 http://www.413629.com/

  故宮暢音閣戲曲館經過提升改造后于國慶節前夕開館,引來不少“戲迷”關注的目光。暢音閣曾是乾隆年間建造的清宮“大戲樓”,除了暢音閣,在紫禁城里演戲的地方還有倦勤齋戲臺、景祺閣戲臺、長春宮戲臺、壽安宮戲臺、漱芳齋戲臺等11座戲臺……

  紫禁城曾有過11座戲臺

  暢音閣大戲樓上下三層規模最大

  看戲是古代宮廷的主要娛樂活動,每逢各種節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極、大婚、帝后的生日等重大慶典,都要在宮中看戲。特別是清代,從乾隆、嘉慶到光緒皇帝、慈禧太后都是“戲迷”,為此在清宮和御園里先后修建了多處戲臺。據《梨園史話》載:紫禁城先后有過11座戲臺。其中,建于乾隆年間的除了暢音閣戲臺外,還有漱芳齋戲臺和漱芳齋風雅存戲臺、倦勤齋戲臺、景祺閣戲臺、頤和軒的如亭戲臺、壽安宮戲臺、敬勝齋戲臺;建于同治年間的有長春宮戲臺;建于光緒年間的有怡情書室戲臺、麗景軒戲臺。這些戲臺既有室內外之分,也有高大小巧之別,能夠分別承應各種不同規模和排場的戲劇演出。但如今保存完好的僅有暢音閣戲臺、倦勤齋戲臺、長春宮戲臺、漱芳齋戲臺和漱芳齋風雅存戲臺。

  暢音閣為故宮建筑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戲臺,全稱“故宮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位于寧壽宮后區東路南端的養性殿東側,坐南朝北,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曾兩次修葺。暢音閣建筑規模宏大,是一座三層的大戲臺,臺后為“扮戲樓”,即演員的化妝室。對面是面寬五間帶前后廊的“閱是樓”,為皇帝及后妃們看戲的地方。東西兩側各有轉角廡房及回廊13間,同“閱是樓”和“扮戲樓”相通,形成樓閣廡房相圍的格局。據《京都古戲樓》記載:暢音閣戲臺主要用于演出宮廷承應大戲和舉行盛大儀典。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戲臺落成之日、太后祝壽、金川祝捷等都曾在此演戲慶賀。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萬壽慶典也是在此舉行演出。

  晚清時京劇藝術更是盛極一時,許多京劇大師、名角進宮演出。凡遇節日,慈禧太后總是要到暢音閣看戲,并由皇帝、皇后、妃、嬪、命婦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歲生日時,為在暢音閣演戲給她看,僅購置戲服和道具的支出就耗費白銀11萬兩之多。

  倦勤齋戲臺為室內四角攢尖頂方亭

  光緒皇帝酷愛“打鑼”曾御制鑼鼓經《朱奴兒》

  倦勤齋戲臺位于寧壽宮倦勤齋內,這是一座建在室內的四角攢尖頂方亭式小戲臺,當年乾隆皇帝經常在這里看戲。戲臺的南北兩側及后邊三面均有用天然竹子搭架而成的隔斷墻,與戲臺連成一體,在與南窗墻平行的竹隔斷墻上還有一個月亮門。齋內天花板和墻壁裱滿了彩畫的藤蘿架,畫中斑竹籬笆與戲臺仿竹籬笆和諧地連接,戲臺似置于藤蘿架下。

  因為喜歡這個小戲臺景致的優雅,倦勤齋戲臺也是光緒皇帝最常去的地方。而且,他還喜歡打個鑼鼓。清宮檔案上多次留下“萬歲爺”打鑼、小鈸的記錄。曾在昇平署(清代掌管宮廷戲曲演出活動的機構,也稱南府)任鼓師的鮑桂山說:“光緒皇帝不只聽戲并且相當內行,喜歡樂器,愛打鼓,尺寸、點子都非常講究,夠得上在場上做活的份,不過沒真上過場。在宮里傳差的時候,常把我們這些文武場叫上去吹打,專愛打鑼鼓的牌牌曲曲,常打《金山寺》、《鐵龍山》、《草上坡》、《回營大圍》。至今還有很多人知道‘御制《朱奴兒》’就是光緒的打法。”

  盡管光緒皇帝懂得一些鑼鼓經,但純屬湊熱鬧,尋開心。因為他登基后,一直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即使“歸政”了,也長期受到慈禧老佛爺的壓制,很是郁悶,但又無處發泄,只好以聽戲、打鑼解悶兒。他這一湊熱鬧不要緊,演員們可受罪了,因為他打鑼時,剛開始還按照鑼鼓經有板有眼地打,可一來了興致,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了,什么鑼鼓經不鑼鼓經的,不管那一套,常常把拉胡琴的和臺上的演員折騰得總是跟不上他的鑼鼓點兒,所以演員們私下說:“不怕進宮玩活兒,就怕萬歲爺打鑼。”

  漱芳齋戲臺是最大單層戲臺

  “風雅存”為帝后用膳時

  賞戲的小戲臺

  漱芳齋大戲臺是紫禁城內第二大戲臺,僅次于暢音閣,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單層戲臺。每年大年初三,乾隆皇帝都要在這里招待文武大臣賞戲。漱芳齋原為乾西五所之頭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為重華宮,遂將這里改為“漱芳齋”,并建了戲臺。漱芳齋戲臺為亭式建筑,面闊、進深各三間,黃琉璃瓦重檐四角攢尖頂,匾名“升平葉慶”。戲臺上有樓,天花板上設天井,可以放井架轆轤等機械設備,供演神仙戲使用,臺板下有一口大井,起著共鳴助聲的作用。

  慈禧太后酷愛看戲,對于扮相英俊瀟灑、一招一勢干凈利落的著名京劇武生演員楊小樓格外青睞。尤其是《長坂坡》一劇她更是百看不厭,稱楊小樓是“子龍再世”。有一次,楊小樓應邀在漱芳齋戲臺為慈禧太后演出《戰馬超》,慈禧太后一個勁兒地叫好,演出后還要賞賜楊小樓。小太監把楊小樓帶到慈禧太后面前,慈禧太后把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給楊小樓看,說要把這個扳指賞給楊小樓。楊小樓連忙謝賞,可是慈禧太后一直在嘴上說要賞,但就是不動手拿下來,楊小樓只得一直謝賞。原來,慈禧太后的意思是想讓楊小樓自己從她的手上把扳指脫下來,楊小樓豈敢?!最后還是李蓮英從慈禧太后手上把扳指拿下來賞給了楊小樓。

  退位的溥儀也曾多次在漱芳齋戲臺聽戲。1922年溥儀結婚時,在此演戲三天,共有33個劇目,花費白銀3萬多兩,梅蘭芳、楊小樓、余叔巖、馬連良、李萬春等名角都被請上了戲臺。1923年,清室因太妃的生日在此演了紫禁城里的最后一次宮廷大戲,共演了13個小時。馬連良、梅蘭芳、姜妙香、楊小樓、余叔巖、尚小云等近20位京劇名家先后登場。其中楊小樓、梅蘭芳聯袂演出的《霸王別姬》雍容華貴、聲腔優雅,達到了渾若天成的境界,成為紫禁城戲劇演出的“絕唱”。

  風雅存戲臺位于漱芳齋后殿西間,樣式小巧,呈方形亭子式,全部為木制。臺前掛有“風雅存”匾額和對聯,均為乾隆帝御題,這是一座專為皇帝和太后用膳時演出小戲而設置的戲臺。乾隆皇帝還曾多次在風雅存戲臺親自演唱,命內侍陪演。因他嗓音低沉,夠不上昆弋宮調,故自創一調,半白半唱,被稱為“御制腔”,梨園界則稱“南府腔”。乾隆、雍正、嘉慶年間的小劇目或折子戲多在風雅存戲臺演出。

  清朝晚期在紫禁城里最得寵的太監,除了安德海、李蓮英之外,就數“小德張”了。為了迎合主子愛聽戲的嗜好,“小德張”加入了宮里的南戲班子,唱、念、做、打,生、旦、凈、丑樣樣都學,最拿手的是演武生戲。他和當時的名旦楊小朵合演的《破洪州》等功夫精湛,招勢利落,刀光劍影似行云流水,曾多次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賜,最多的一次竟得賞銀二百兩。

  一天,慈禧太后點名讓“小德張”唱《玉堂春》。當要唱到“羊入虎口有去無還”一句時,他一下子想起慈禧老佛爺是乙未年(1835年)生人,屬羊,最忌諱聽到“羊”、“狼”、“虎”三個字,要是照著原戲詞唱,一定會惹怒老佛爺。于是,他馬上想到名旦孫怡云唱到這句時改成了“魚兒落網有去無還”,便連忙改唱了這句戲詞,慈禧太后果然高興地賞了“小德張”五十兩銀子,不久他還被提升為御前近侍,成了代管南府戲班總提調。

原標題:紫禁城里曾有過多少座戲臺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福建文旅生活指南(風華錄?6月篇)
  • 驚蟄時節怎么養生?這樣“捂、吃、按、動”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體時間 今天幾點幾分打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最新高考加油語錄簡短霸氣 送給孩子高考 漳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介紹會召開 漳州市政府召開第八次黨組會議 漳州加速推進省級數字經濟重大招商項目 漳州市軍休科技志愿服務隊獲評全省“最佳 漳州市線上以舊換新渠道優化升級 新增拼 2025年高考今日開考 漳州市共有3萬余名學 《2024年漳州市生態環境質量公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