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青海旅游業春暖花開,開始呈現繁榮景象。與此同時,青海省委省政府也為今后青海省旅游發展制定了“小目標”,出臺了《青海省加快提升旅游業發展行動方案》,并通過3000億元旅游投資項目推動行動。
4月17日,記者從青海省政府獲悉,青海省整合優勢資源,優化空間布局,突出項目帶動,提升服務品質,努力發展全域旅游,重點在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升級版,推動青海旅游業規模、質量、效益綜合指標不斷提升。
提升龍頭景區品質,基本達到全國一流水平。提升青海湖、塔爾寺、互助土族故土園等國家5A級旅游景區品質,力爭祁連卓爾山·阿咪東索旅游區、金銀灘——原子城景區、茶卡鹽湖景區、西寧市博物館群等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并打造成為全國一流水平的旅游景區。
大力促進項目投資,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綜合體、旅游小鎮、風景廊道、自駕車旅游服務體系、鄉村旅游、旅游新業態等項目投資,整合社會資金,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完成3000億元旅游總投資(旅游重點項目建設10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1000億元,支撐體系建設1000億元),使旅游業成為青海投資熱點和經濟發展新引擎,形成“一圈三線三廊道三板塊”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發展指標迅速提升,旅游成為經濟支柱產業。到2019年,全省年接待游客3750萬人次以上,青海省外游客比重達60%以上,旅游綜合收入達到490億元,旅游人均消費達到1500元,旅游直接從業人數達到16萬人,間接從業人數超過80萬人,旅游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成為經濟支柱產業。
持續打造“大美青海”品牌,努力建成旅游名省。整合全省優勢旅游資源,豐富大美青海產品、品牌體系,強化天空藍、湖水藍的青海“藍”品牌形象,深化高原綠色、草原碧的青海“青”品牌形象,深化文化深、風情醇的青海“情”品牌形象,優化雙車廊、風景道的青海“道”品牌形象,推動青海旅游從形象營銷向產品營銷轉變,將“大美青海”的美作為服務標準深化落地,落實到旅游服務的各個環節,提升美的體驗,實現建成旅游名省目標。
搶占旅游發展新高地,走出全域旅游新模式。搶占發展制高點,建設成為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生態旅游目的地、國家絲綢之路戰略支點上新興的黃金旅游目的地,建成全國生態旅游和自駕車旅游示范省。
繼續打造5個至10個國家特色景觀旅游名鎮,5個至10個全省特色景觀旅游名村,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每年實施60個以上重點村旅游扶貧項目。強化旅游社會功能,建成富民、幸福、美麗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