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春暖花開。在家“窩”完一個冬天,許多市民選擇外出走走,石獅又迎來了旅游踏青的時候。但需要注意的是,外出旅游無論遠近,可要記得保持風度,別忘記帶上“文明”。
姑嫂塔、漁港小鎮、鳳里老街、世茂摩天城……石獅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既有風景名勝,也有人文古跡,還有各類現代化大型商業文娛綜合體,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于本地人來說,不用出石獅,也足以滿足平時的外出休閑娛樂需求。不少市民也喜歡趁著周末,約上三五好友,或帶上家人,前往石獅各個角落游玩放風,盡情感受小城生活的愜意以及傳承古今的別樣風情。
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方方面面,為城市帶來經濟效益。從這層面去分析,鼓勵市民多出門,不僅有益于身心健康,還可以拉動石獅的經濟發展,是百益而無一害的事。不過,旅游既然作為一種“資源”,它也是脆弱的,有些甚至是“不可再生的”。每一處景點都是城市的財富,是市民的“公共財產”。既然作為城市的一分子,身為石獅市民,就有細心呵護的責任和義務。而呵護的首要前提,便是文明。
近年來,石獅不少景區遭遇了各種“不文明待遇”,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本地市民的不文明行為。雖然,經過有關部門的全力修繕和整頓,石獅的旅游大環境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與提升,但“前車之鑒”若不能成為“后事之師”,我們所開展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白費。六勝塔說不準哪天又會遭遇被刻字,紅塔灣海岸或許還會再次淪為“濱海垃圾場”,而阻止這一切發生的關鍵,則需要市民們保持風度,文明旅游,美在旅途。
市民的風度,亦是城市的風度。不僅對內需要文明,在走出去的時候,也應將文明一并“打包攜帶”。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關于規范旅游市場的規定,許多省市也陸續出臺制定各類政策細致,會對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為進行記錄和曝光。石獅以實業起家,以服裝聞名海內外,石獅人走天下,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累積并發揚光大的好口碑,還有口碑載道的“石獅精神”。我們可不能因為一些在外發生的不文明行為,而讓這份來之不易的美譽蒙上污點。無關乎地位或身份,每一個石獅人都是一張“名片”,隨著其遠離而被分發至世界各地。一葉能知秋,管中可窺豹,雖然個人行為并不能代表整個城市,但無疑問的是,市民在外的不文明行為,將會拉低石獅的風度。事例若是發生得多了,難保哪天便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旅游是一段短期的人生,而人生亦是一場漫長的旅游。文明旅游,既是為了讓石獅更有風度,也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林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