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古堡太行奇葩
令人震撼的皇城相府,這座城堡式建筑群,究竟匠心獨具于何處呢?資料表明,皇城相府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靠樊山臨樊溪而建,依山就勢,巍峨壯觀。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防御明末農民起義軍侵擾所筑,名“斗筑居”,內城看似古樸簡潔,其實內部結構復雜,頗顯神秘。
明末農民起義軍不斷壯大,當時,糧食包裹不能多藏,牛馬牲畜也無處躲避,每每遭到殺掠。陳昌言對此事日思夜慮,急待萬全之策,最后他想到如果能修一座城堡肯定會安全可靠,于是,他就把族人集中起來,申述他的想法,曉以同舟共濟的道理,希望能筑一城以圖永固之利。
明崇禎六年,陳氏的筑堡工程動工,到次年二月竣工,設計布置嚴密牢固:城門鑲鐵皮,門上有樓,樓下券洞,洞旁掘井;鐵門之外,設有粗大的木柵欄。一切閑人往來,只能在柵欄外,不得擅自入內,即便遇匪情,也有充裕的時間關閉城門可防不測。城堡修成之后,陳氏又訓練了守城的家丁,添置武器裝備,貯積糧食煤炭,萬事俱備,固若金湯。
固若金湯
陳昌言把這座城堡取名為“斗筑居”,并在城堡上親自題寫了“斗筑可居”4個字的匾額,意在這座小城堡雖然只有斗那么大,卻可以安居樂業。此外,陳昌言還作了《斗筑居銘》,以告誡子孫創業不易,守成更難,讓子孫后代牢記祖訓,保全家業,可謂用心良苦。
皇城相府的外城,又名中道莊,為清康熙三十八年陳廷敬拜相入閣后所建,時值清康熙太平盛世,所以,與內城相比,則更多呈現的是陳氏家族的門第和榮耀。外城緊依內城西墻而筑,設四門,西門樓墻上嵌“天恩世德”和“中道莊”兩塊匾額,北墻接內城北墻順勢而砌,南墻封于內城門外,西墻沿樊溪走勢而建。因別于以防御為主的內城,外城建筑則顯得雅致宜人、風格別樣。具有觀景性質的望河亭,雕梁畫棟,妙趣橫生。中道莊西門外的御書樓,是陳廷敬三子陳壯履為炫耀陳家皇恩浩蕩而特建。據記載,該樓建成時,上有康熙帝御筆親書賜陳廷敬及陳壯履詩20首、楹聯4副等,瀟灑飛逸蔚為壯觀。現樓內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那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的楹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