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一年之中有200多天有霧,使濃淡相間云霧中的黃山,盡顯其中國水墨畫之神韻。
看不到底
“漫將一硯梨花雨,潑濕黃山幾段云。”從玉屏索道乘纜車上山。車窗外,煙云在深溝巨壑之中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
蔓延至云霧深處的石板小路
黃山歸來不看山
遠處的蓮花峰、天都峰被云霧嚴嚴實實地包裹著,眼前那些沐浴在云霧之中,盤根于石上,枝干曲生,樹冠扁平,形態奇美的蒼松挺拔,秀氣逼人。
黃山的云霧也是一大奇觀
松和山相互輝映,相互依戀。松因山出名,山因松更顯生氣。群山之中,奇巖怪石或兀立峰頂或佇足坡緣。或奇松相伴,或清泉相攜,構成了一幅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水墨丹青長卷。
明末著名劇作家湯顯祖曾經遙望黃山,與黃山有一段心靈對話,發出了“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嘆息。
奇松
面對黃山,詩仙李白也曾感嘆“黃山之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當其勝,非摩詰之圖不能盡其變。”
蜿蜒的上山路
峭壁上的松樹
當你帶著相機,去尋找黃山的深幽之美、雄放之美、奇峻之美、生趣之美、變幻之美、松云之美時,你會深切地體會到黃山永遠是一個悠遠瑰麗的夢。
再看一眼飛來石
才下黃山,又想去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