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頭水紫菜豐收季,隨著軟嫩滑爽頭水紫菜的上市,許多人對紫菜是怎么來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0月26日,記者前往祥芝鎮古浮村,了解“耕海人”種植紫菜的故事。
當天下午,記者在古浮村海邊看到許多漁民正忙著曬紫菜,一個個圓圓的紫菜餅貼在木板上,放眼望去非常壯觀。正在曬紫菜的漁民蔡清富,今年他家的紫菜大豐收,一個人忙不過,就請了幾個工人前來幫忙。
記者了解到,今年56歲的老蔡從16歲就開始種植紫菜,到現在已有40個年頭。今年頭水紫菜可以讓老蔡小收入一筆,從老蔡滿臉笑容可以看出,他心里無比高興。
老蔡說:“40年來,我與老伴,從入海、收割、運輸、清洗、成型、晾曬,都是一起做的,早上6點起床,忙到晚上10點才結束。這次為了可以順利收割頭水紫菜,我特意讓我的幾個朋友過來幫忙,昨天,我們一起將頭水紫菜從海上‘搬’到陸上,將濕貨‘壓’成干貨。”短短兩天時間,老蔡家的頭水紫菜就新鮮出爐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老蔡家的頭水紫菜早已供不應求,還沒下海收割,就有人前來預訂,正在曬紫菜時,時不時也有商販來詢問是否還有頭水紫菜可以預訂。老蔡說:“我家做的紫菜都是一把好紫菜,質量一定得過關,每一個環節都是用心做的。”如今,老蔡家的頭水紫菜可以賣到每斤100-120元。
“可以把紫菜干做得那么甘甜清脆,全靠父輩們的技術,沒有好的技術做不出好紫菜。”老蔡笑著說。(記者 劉巧麗 郭雅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