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石獅 > 石獅教育 > 正文

石獅寬仁小學110年變遷記(圖)

來源:石獅日報 2015-11-25 09:29 http://www.413629.com/

  曾經的愛群學校

  寬仁小學早期建設①

  寬仁小學早期建設②   

  11月27日,寬仁小學將迎來辦學110周年。從清末的私塾到石獅最早的公立學堂,再到愛群學校,后又從三所小學合并為寬仁小學,近年來,經過一番擴建,這所小學已變成一所美麗的新校園。日前,記者到鳳里街道寬仁社區采訪,了解這所百年學校的變遷故事。

  五家私塾合并為公立學堂

  據1988年的《寬仁》鄉志記載,早在清末,寬仁一帶共有五家書房,即私塾。他們分別是何厝書房、鄧厝書房、施厝書房、吳厝書房、小天臺書房。百余年過去了,至今這些書房的舊址還存在寬仁社區的不同角落里。而五家書房就是寬仁最早的辦學形態。

  辛亥革命后,新學思潮席卷全國時,各地興辦公立學堂。寬仁一些有識先輩提出,把五家私塾整合起來創辦“石獅公立學堂”,由各私塾先生繼續任教,地址設在上帝宮里。據悉,當時,公立學堂不再使用舊課本,而改用以“人、口、耳、刀、弓”為內容的新課本。這一學堂的設立也成為了石獅最早的公立學堂。

  陳嘉庚捐過資巴金也曾到訪過

  “石獅公立學堂”創辦不久,同盟會會員許卓然、秦望山正在晉江縣內推行新學思潮教育,準備在石獅籌建一所新學校。在許卓然、秦望山等的大力倡導下和寬仁何恭察等人的配合下,寬仁向海內外募集學校的建設經費,在上帝宮后的“死狗埔”建設新學校。這就是曾被稱為“閩南第一校”的愛群學校。據悉,愛群學校當時占地面積為897平方米,共有六間教室,正中有個小禮堂,校門口有個83平方米的操場,并于1917年12月底完工,于1918年開始辦學。值得一提的是,陳嘉庚首捐了500銀元,旅外鄉賢洪炭哥也出了不小的力。

  20世紀30年代初,由于泉州黎明高中和平民中學都是許卓然、秦望山兩位革命志士創建的,所以當時愛群學校經常聘請這兩所學校的老師來執教或開展交流活動。當時的愛群學校教學活動非常活躍,大文豪巴金也多次來到愛群學校參觀。

  而后,愛群學校歷經30多個春秋,直到1952年春季,政府決定將之改為“石獅小學”。

  百年老校煥發新春

  1972年,寬仁的教育又有了新變遷。當年,原愛群學校和其他三個教學點成立寬仁小學,學生猛增到700多人。由于校舍分散又不夠用,解決校址成為當務之急。后來,鄉賢籌資10萬人民幣,生產隊獻地10畝,干群獻工230多天。1978年12月25日,寬仁小學校舍奠基,歷時一年零三個月,一個占地十畝,建筑面積兩千平方米,有18間教室、禮堂的新校園于1980年四月竣工,不久第二期工程也順利完工。而后,該小學建立了獎助學金制度和教育基金會,大大推動了寬仁教育事業向現代化發展。

  從1980年到如今,隨著舊城改造,寬仁小學在鎮中路二期改造中也進行了擴建,這是寬仁小學新的歷史性轉折。這一番擴建,讓寬仁小學這所百年老校煥發新春。(記者 王秀婷 通訊員 王明宗)

責任編輯:zsh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安溪:匠心筑城 繪就茶鄉發展新畫卷
  • 安溪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海強帶隊調研未成
  • 安溪:千億產業集群與千年文脈的當代共鳴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世遺少年說|江俞羲:千年梨園戲 童聲傳新韻(視頻)
    世遺少年說|江俞羲:千年梨園戲 童聲傳新韻(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包括檢閱部隊9月3 盛大閱兵陣容揭曉!所有裝備均為國產現役 第二屆閩臺水產預制菜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辦 福建4部作品入選最具轉化價值文學IP推薦 詔安縣縣長帶隊調研舊城區提升改造與民宗 建寧縣:高峰漂流引客來 2025年“成功禮”頌典舉行 廈門:一座城的“靜音”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