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在一線的“排頭兵”、并肩作戰的“夫妻檔”、退伍不褪色的“兵支書”、抗疫獻余熱的退休教師……連日來,永春縣吾峰鎮田間地頭、鎮區街頭、居民小區,總有那么一群“可愛的人”,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邊遠路口值守,在抗疫一線現場辛勤付出,在寒風冷雨中彼此鼓勵、相互支持。他們在防疫一線譜寫了別樣樂章,展現了守望相助、攜手致遠的生動抗“疫”群像。
沖在一線的“排頭兵”
作為吾峰鎮區所在地,吾中村面臨著常住人口多、商鋪多、返鄉人員多的情況,其中的陽光水岸小區外地住戶較多,疫情防控任務較為繁重。為此,永春縣吾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施星明總結提出核酸檢測有序采樣,即按組預估檢測人數,按每小時150人的速度分發小票,讓各組人員錯峰時間來采集點,以緩解抗疫人員長時間工作的壓力。
凌晨5點,施星明就開啟了忙碌的一天。他到核酸檢測點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組織黨員先鋒隊、老人勸導隊、巾幗志愿者服務隊、社工志愿者們到街道兩側的商超、“五小”場所、陽光水岸華庭小區和村里的各個角落等進行巡回宣傳,用擴音喇叭播放他錄制的疫情防控方言三句半,察看居家隔離對象情況;進行數據摸排,不僅要摸排“補網行動”、外地返鄉人員名單,還要核實當天省重點人群管理平臺數據,看是否全部排查上報并審核通過等。這些工作下來,施星明才得空休息。
“夫妻檔”筑起“防護墻”
“玲玲,明天早上6點村里要全員核酸檢測,你要早點休息,明天才更有精神。”
“上面又有個緊急視頻會議通知,你趕緊去收一下。”
“我要運送生活物資,麻煩幫我開張通行證。”
“宿舍水管破了,要怎么辦”……
近期,永春縣吾峰鎮黨政辦負責人黃玲玲更忙了,辦公室調度統籌、開通行證、各種后勤雜事,同時還兼任掛鉤村吾中村的工作隊副隊長,各種抗疫事務繁多,但她沒有抱怨。她丈夫盛洪林被抽調支援縣集中隔離點全天候封閉執勤,黃玲玲只有將幼女托付給婆婆,將對家人的思念轉化為抗疫的動力,不停奔走在辦公室、宿舍和村級防疫一線之間。
“兵支書”的“疫”情保衛戰
“情況緊急,你立即排查一下2個從泉州回來的疑似案例。”3月14日凌晨2:30,特種部隊退役軍人、吾峰鎮侯龍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山彬接到上級排查通知后,火速通知村疫情防控專員和網格員連夜排查。
近期,陳山彬依然保留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每次都指揮做好各類人群摸排、防控宣傳、衛生消殺、后勤保障等工作,用決心和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退役軍人黨員的使命擔當,被群眾親切稱為“我們的兵支書”。
退休教師抗疫獻余熱
“疫情可防可控不免驚,政府的話咱著聽,科學防治疫情免久現會定,會打贏!”連日來,吾峰鎮的各個角落都響起了鎮關工委常委副主任、吾西村老年協會會長張金才錄制的閩南語“三句半”,引起了廣大群眾的關注與共鳴。
作為吾西村剛退下的教師,張金才除了創作防疫三句半,還主動報名參加防疫志愿服務活動,每天背著一個大喇叭,不停奔走在吾西村的村落街頭,用他高亢的聲音反復提醒著群眾戴好口罩、不要聚集、做好個人防護。
此外,張金才還經常出現在核酸檢測現場,幫忙查看健康碼、勸導保持一米距離,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名退休教師的情懷與擔當。(吳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