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泉州臺商投資區不斷強化公共財政職能作用,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控支出、保民生,為全區大開發、大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撐。
財政預算收入有所增長
新增財力重點傾向民生
一季度,臺商區在確保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方面狠下工夫。充分依托綜合治稅平臺,把“實現全年財政總收入14.07億元,比增12%,一般預算收入8.38億元,比增12%”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密切關注年納稅20萬元以上重點稅源企業的納稅情況,增強組織財政收入的主動性和預見性,著力培育和挖掘新興產業、新辦企業財源,積極引導機會稅源回歸,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全年收入目標任務完成。
據統計,1—3月共計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818萬元,完成預算18.88%,同比增長3.14%,同比增收481萬元;公共財政總收入27255萬元,完成預算19.37%。同比增長5.21%,同比增收1349萬元。
在抓開源,做大財政蛋糕的同時,積極抓節流,力保民生福祉。面對財政支出剛性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現狀,臺商區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的惠民理念,把新增財力70%以上重點向民生方面傾斜。數據顯示,1-3月區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6089萬元,重點支出投入6975萬元,占一般預算支出43.35%。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429萬元,教育支出2349萬元,科學技術支出273萬元,醫療衛生支出145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74萬元。
積極拓寬融資渠道
加大扶持企業力度
臺商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受收入基數低、規模小,存量稅源增幅有限,政策性減收等多重因素影響,區財政收入增長態勢不容樂觀。為高效推進新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臺商區立足基礎設施亟須完善,公益性、民生工程等建設資金投入巨大的實際情況,創新思路,尋求政策突破口,運用銀行貸款、債券發行等多種融資方式,積極拓寬籌資渠道。1-3月,臺商區新增信貸授信10000萬元,新增下柜資金96820萬元。
針對當前較為復雜的經濟形勢,臺商區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助推企業發展壯大。預算安排5000萬元作為扶持建筑企業壯大、航運業發展、外貿出口企業發展及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稅收增收等獎勵金;統籌調度資金4000萬元作為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專項資金。一季度,臺商區共計撥付扶持建筑企業壯大等獎勵金744萬元。
完善財政監督體系
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一季度,臺商區繼續堅持把依法理財作為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著力完善財政監督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預決算管理規范化方面,圓滿完成2014年財政決算編審工作,共審核、匯總部門決算編報單位44戶,累計審核支出12.98億元;嚴格做好部門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繼續做好各單位的預算績效工作,做好對教育、科技等6個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的前期工作;財政評審強力推進。1-3月,臺商區共組織工程預結算評審項目36項,送審金額6.29億元,審定金額6.02億元,核減額0.27億元,核減率4.27%;政府采購方面,1-3月共辦理政府采購41單,預算金額52.23萬元,中標金額46.64萬元,節約采購資金5.59萬元,節約率達10.71%,實現“陽光采購”;債務票據規范管理。全區共24個單位納入非稅收入收繳系統,通過非稅收入系統收繳資金預計達1261萬元,實現了非稅收入從源頭上分解直達財政專戶及金庫的管理。1-3月,共發放票據11本、2414份,核銷票據41本、6721份,核銷金額25300萬元。
國庫支付高效運轉
11個單位納入改革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臺商區國庫支付高效運轉。
據了解,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自去年4月啟動,并選擇區黨群工作部、區紀工委、區國土規劃建設局、區財政局4個行政單位為第一批試點單位。去年7月,區財政局又將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土地儲備發展中心、土地房產權屬登記發證中心、總工程師辦公室、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國庫支付中心、百崎民族中學共7個事業單位納入第二批改革范圍。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在保持預算單位資金使用權、財務管理權和會計核算權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所有財政性資金都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收入直接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支出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支付到商品和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臺商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今年1-3月,區財政局共辦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3660多筆,退回不合理、手續不完整的單據56筆;全區12個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預算單位已開始正常運作,共辦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323筆,撥付資金370.65萬元。(記者 郭子芳 劉倩 通訊員 謝一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將海絲底色融入全球文化版圖2025-06-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