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臺商投資區 > 要聞聚焦 > 正文

泉州臺商投資區吹響2023文旅發展年行動號角

來源:閩南網 2023-02-03 18:41 http://www.413629.com/

  閩南網2月3日訊(閩南網 姚珊紅 通訊員 吳翠綿 王曉華)2月3日,以“藍色海灣 夢幻之域”為主題的泉州臺商投資區文旅經濟發展大會舉行,助推藍色海灣文旅產業發展。

QQ截圖20230203180704

“夢回刺桐港”大型元宇宙沉浸式體驗項目啟動

  “泉州臺商投資區作為泉州全域旅游格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生態資源稟賦優越,依山傍海、沿江擁湖,5000畝的湖面、20.8公里的江岸線、30.5公里的海岸線,8000畝的紅樹林、1.3萬畝的3大城市生態公園等,無不彰顯著這座城市加快文旅發展的底氣和信心。”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陳輝宗介紹,泉州臺商投資區文旅經濟發展大會的舉辦,傳承弘揚了泉州海洋文化,將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海絲名城、制造強市、品質泉州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本屆旅游發展大會主會場位于海絲藝術公園水鏡廣場,分會場設在玉沙灣公園。在主會場,“夢回刺桐港”大型元宇宙沉浸式體驗項目啟動,該項目擬在海絲生態公園利用VR技術和水幕情景,再現宋元古泉州刺桐港繁華景象。在分會場,“三灣”文旅項目見水·民宿揭牌迎客,并啟動盤扣樂風沙灘藝術節。

  不僅如此,2月3日至5日期間,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東園、張坂和百崎四個鄉鎮舉行系列文旅活動,內容包含洛陽橋古風廟會、東園鎮“夢回故里,龍蒼煥新顏”、八仙過海“登陸南極·小企鵝見面會”、百崎鄉龍頭山樂享、海絲藝術潮玩季、張坂浮石營地等,為廣大群眾獻上了別開生面的元宵節“大餐”。

QQ截圖20230203180717

QQ截圖20230203180741

主會場文藝表演

  “千年海絲再揚帆,古港新城煥新顏。”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林榮忠致歡迎詞,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海絲新城臺商區的獨特魅力。

  林榮忠說,泉州臺商投資區將充分利用歷史和自然最寶貴的饋贈,弘揚傳承千年的唐宋文化,運用現代科技再現宋元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華景象,利用得天獨厚的全國最美海岸帶資源,建設成為全國優質濱海旅游、生態旅游目的地和網紅城市IP,利用獨特的鄉土和華僑文化資源,精心謀劃“鄉村旅游”,真誠歡迎廣大賓朋來臺商區感受海絲新城與眾不同的韻味和魅力。

  此次文旅發展大會的召開,吹響了泉州臺商投資區2023文旅發展年的行動號角,臺商區將不斷完善文旅產業體系,優化文旅產品供給,打造泉州中心城區的會客廳,當好海峽兩岸文旅融合發展的橋頭堡。

  當天,大會還舉行了泉州臺商投資區文旅總顧問、顧問聘任儀式,已進駐臺商區的“三灣”文旅項目、“夢回刺桐港”文旅項目、海峽雕藝文化園等相關負責人分別進行推介,泉州臺商投資區招商投資集團宣傳推介文旅資源并解讀最新出臺的文旅政策。同時,現場授予泉州八仙過海旅游度假區“福建省旅游度假區”牌匾,并抽取“藍色海灣錦鯉”獎項,中獎者可獲價值58888元的文旅大禮包。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永春縣委書記呂建成到錦斗鎮開展“四下基層
  • 世遺少年說|江俞羲:千年梨園戲 童聲傳新
  • 石獅市:全力打造近鄰服務“紅色樞紐”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泉州南安舉辦世界龍舟大賽(視頻)
    泉州南安舉辦世界龍舟大賽(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以下哪一種傳統非遺有“東方歌劇”的美譽 漳州:土地“減肥” 鄉村更美 6月4日今天最新油價查詢 2025年92、95號 連江經濟開發區華電儲運碼頭:迎峰度夏電 李強會見河野洋平率領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 王毅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 2025年河北高考安排及各科考試時間公布 屏山時評 | 鄉村文化建設貴在“內聚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