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嶼島位于海峽西岸湄洲灣主航道西側,隸屬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島行政村,被稱為“泉州的鼓浪嶼”,全島現有人口318戶1348人。
為了營造惠嶼島良好的生態環境,協調海島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的關系,促進海島生態系統的恢復,2011年9月,國家海洋局批準實施惠嶼島修復及保護項目,實施垃圾整治與清理、水資源綜合利用、海水養殖整治、植被生態修復與綠化、基礎配套設施改造等五項工程。如今,惠嶼島整治修復和保護的效果怎樣?日前,記者跟隨省海洋與漁業廳、省財政廳驗收組登島一探究竟。
原先的垃圾場改造成了美觀的涼亭
開展海水養殖整治 村民收入翻番了
還未登島,從船上遠遠望去,記者看到有不少漁船整齊地排列在岸邊,還有十幾座新建的樓房。一下船,熱情的惠嶼村村民就前來迎接,臉上洋溢著笑容。
“2011年以前,我從事海上捕撈工作,當時年收入才1萬塊出頭。現在轉為海水養殖工作,手頭上拿到的錢翻了一番。”惠嶼村村民肖美明向記者透露。
惠嶼村黨支部書記肖美貴介紹:“近年來,在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指導下,我們對村里的重點旅游景點區和航道區養殖海域及灘涂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拆除了一些臟亂的養殖設施。”
經過幾年整治,村里已完成清理惠嶼島周邊長期廢棄在海上的養殖設施及影響航道通航的養殖設施面積210畝。同時,組織網箱養殖戶統一購置環保塑料袋和泡沫,改造網箱養殖設施520箱。廢棄養殖設施清理后,不僅有效改善了島嶼周邊海洋生態環境,美化網箱養殖環境,還有效保障了海島船只安全通航。
“海水養殖的整治與發展讓村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未來,隨著道路設置、農家賓館等條件改善,我們將因地制宜開發海島旅游,引導村民向生態旅游方向發展。”肖美貴說道。
垃圾場改造成公園 島上環境變美了
“這幾年,島上的生態環境改善了不少。”肖美明對島上環境的變化感觸很深,“我家附近的一塊空地,以前堆滿了垃圾,那真是臭氣熏天。現在已經改造成小公園了,很多人都會在公園里下棋、聊天、跳舞。”
走在步行環島路上,每隔30多米就能看到一處新建的垃圾收集點。在惠嶼島南山腳下,一座面積120平方米的垃圾中轉站正在運行,中轉站內還配置了一臺垃圾處理壓縮設備。肖美貴介紹,為了方便垃圾清運,惠嶼村購置了1輛小型工具車和1艘垃圾收集轉運船,以及5臺垃圾手推車。目前,共有6名環衛保潔人員負責維護島上的環境衛生。
此外,惠嶼村也進行了綠化改造與道路建設。在惠嶼島南部和北部區域種上了50畝木麻黃,完成了南山腳沙灘綠化景觀改造。同時,加強了村莊、公共場所與道路綠化建設,將島嶼中部和南山頂的兩處“臟亂差”地塊改建成了景觀亭,供村民歇息、休閑、娛樂。
肖美貴對工程的改造效果很滿意,“通過對海島生活垃圾、養殖生產垃圾、廢棄船舶、海漂垃圾、建筑廢渣進行全面清理整治,以及防護林建設和沙灘植被景觀綠化改造,海島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島上村民也能自覺保護島嶼環境了。”
11月26日,經過實地考察,驗收組評定,惠嶼島整治修復和保護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了該島人居環境,生態、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同意項目通過驗收。(記者 吳宗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