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港區 > 泉港人文 > 正文

泉港惠嶼島80多名孩子有了新去處

來源:福傳泉港 2023-02-17 11:41 http://www.413629.com/

  作為泉州市唯一的海島行政村—南埔鎮惠嶼村,島內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一直以來深受關注。日前記者了解到,作為泉州市“兒童之家”為民辦實事項目惠嶼村兒童之家預計于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將為島上的孩子們提供一個學習、休閑玩樂的好去處。

  在南埔鎮惠嶼“兒童之家”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對兒童之家的裝修進行收尾工作,為接下來的室內裝修布置做準備,惠嶼村婦聯主席肖賢梅告訴記者,“兒童之家”預計今年5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

  南埔鎮惠嶼村婦聯主席肖賢梅:“我們島上常住這里的孩子總共有80多個,以前寒假暑假他們在島上沒有玩的地方,現在建設了兒童之家,讓他們有了一個好的去處,家長也放心去干活上班了。這個‘兒童之家’以前是惠嶼村舊村部,室內共400多平方米,總投資將近150多萬元,2022年6月開始建設,里面有配備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室,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電子游覽室、海洋科普室等。”

  惠嶼村地處泉港區東北部,橫亙在湄洲灣主航道西側,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島行政村,“兒童之家”的建設,為村民子女及家長提供成長關懷、興趣培養、學業輔導、家庭教育指導等公益性服務。通過項目的實施,更好地服務廣大村民子女,保護兒童權益,并以點帶面輻射周邊,通過示范帶動,逐步優化兒童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社會環境。

  南埔鎮惠嶼村婦聯主席肖賢梅:“我們圍繞泉州市‘兒童之家’項目建設要求,從合理選址、設施配備、運行團隊、管理機制及活動內容五個方面明確職能、目標、任務和要求,充分利用學校優勢資源,組織開展革命傳統、文明禮貌、敬老愛親、節能減排等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家庭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近年來,村里還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里旅游基礎設施,為村民和游客在島上生活和旅游提供舒心的生活環境。在村里黨恩廣場健身驛站,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就有很多村民和游客來這里健身、下棋,成為島上村民的又一個“打卡地”。

  村民肖春祥:“我們惠嶼村島上老人經常在黨恩廣場活動,下象棋。健身活動給我們老人家帶來很多的好處。來島上的游客在這里玩,每個人都非常開心,增加了很多樂趣。”

  2019年12月以來,惠嶼村在市區鎮黨建“三級聯創”的指導幫扶下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近年來,惠嶼村先后榮獲“中國最美漁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十多項榮譽稱號。

  南埔鎮惠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清林:“人均收入我們將突破10萬元,整個村集體收入今年將突破150萬元。我們準備在結合惠嶼的生態休閑漁村建設基礎上,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中心,完善肖厝跟惠嶼島這兩個渡船渡口安全的問題,繼續完善島上研學方面的建設和服務場所的提升。為整個惠嶼生態漁村、旅游產業奠定基礎,打造更加和諧幸福的和美海島。”[柯銘鼎 劉晶玉(實習)]

原標題:惠嶼島上80多名孩子有了新去處→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國補活動啟動!泉州數字寬帶干兆提速可領補
  • 美業競技交流國際邀請賽開幕
  • 晉江(西安)離岸創新中心又一前沿項目入駐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泉州市文物保護中心與埃及亞歷山大文物局 泉州市文物保護中心與埃及亞歷山大文物局 藍腳鰹鳥藍色大腳丫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什么 夏季曬傷后以下哪種處理方法更健康?螞蟻 “隔墻工廠”有新意?惠安這么做→ 海峽花卉產業園內技術人員察看蝴蝶蘭長勢 “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全國約七成宅基地發證 一本產權證帶來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