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鯉城區 > 鯉遇古城 > 正文

文化中國行丨泉州中山路:融合多元文化 守護煙火生活

來源:新華網 2025-01-09 15:55 http://www.413629.com/

  新華社福州1月9日電(記者 周義)“大上海理發廳”“羅克照相館”……這些“古早”的招牌,在福建泉州的中山路上隨處可見。踩著古老的石板路,邂逅明艷的“胭脂磚”,穿行在騎樓古厝間,仿佛不經意就能觸碰到歷史。

  中山路貫穿泉州古城南北,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商業街之一,其建筑風格體現了泉州這座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

  中山路騎樓建筑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當時很多南洋華僑回鄉,修建的騎樓建筑帶有五腳基等南洋建筑符號,又有紅磚、窗花等閩南傳統民居特色,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閩南多雨,夏季炎熱,騎樓作為一種外廊式建筑物,既美觀又實用。

  歷經百年風雨,中山路上的建筑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落后、消防隱患多等問題日益凸顯,一次搶救性的“大手術”讓老街再次煥發容光。“2018年泉州啟動了中山路保護提升工程,從建筑風貌、景觀交通、市政基礎設施以及夜景照明四大方面進行綜合整治修復提升。為了修舊如舊,采用了傳統閩南建筑的10多項古老技藝。”泉州市古城保護發展指揮部建設組副組長王順福介紹。

  泉州中山路。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走在中山路的古街巷陌,抬頭不時能看見屋檐下整齊排列著造型精美的“滴水獸”,它們就是修復保護的受益者。“閩南騎樓式建筑的排水孔被稱為‘滴水獸’,會被做成花鳥魚蟲各種造型,有時修復一個,就要伏案或趴在墻上‘繡花’一整天。”泉州市傳統建筑名匠楊建宗說。

  泉州中山路上的金魚造型“滴水獸”。新華社發

  得益于這種“匠心”,鐘樓、慈濟宮、泮宮、宋市舶司遺址等歷史遺跡以及那些鑲嵌于騎樓墻上的老式商鋪匾額得以重現昔日光彩。

  “既能喚起老泉州人的回憶,又能讓年輕人更懂中山路。”看著“新生”的街巷,從小生活在這里的陳光厚很是感慨。

  在泉州中山路,游客觀看變臉表演。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中山路在保護中求發展,在傳承中謀創新,如今已成為集文化體驗、休閑購物、藝術欣賞于一體的多元空間。南音彈唱、提線木偶、變臉、蟳埔女簪花圍等非遺文化散發著古城特有的魅力;源和堂、水門國仔、秉正堂等傳統老字號店鋪里,新老泉州人細品閩南風味,回味記憶;僑批館、蔡國強藝術館、175號藝術空間等一批文化藝術新地標正對外展示著泉州的活力……

  當夜色緩緩掩映泉州古城,燈火漸次亮起,帶著歷史溫度的暖黃與都市的霓虹在中山路開始交織。“中山路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共同見證并參與著老街的新生。”來自上海的吳妤說,自己期待著與它的下一次邂逅,繼續傾聽它的故事、感受它的魅力。

原標題:文化中國行丨泉州中山路:融合多元文化 守護煙火生活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僑鏈四海 惠聚嘉園”惠安縣招商推介暨嘉
  • 醫保部門提醒高校畢業生: 正確接續醫保關系
  • 德化:百件紅色題材陶瓷展品亮相 以瓷為筆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海邊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應如何逃生?螞蟻莊 松鼠的長尾巴除了能保持平衡還有以下哪種 柬埔寨關閉與泰國接壤兩個邊境口岸 日媒證實防衛費分歧致日美高官會晤推遲 伊朗處決一名受雇于以色列的間諜  閩贛中部開辟物流新通道 泉州港新增外貿 我國最北端的北極村也有投遞員嗎?螞蟻新 黨報記者八閩行·蹲點調查 | 示范爭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