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風情惠安”12條措施——引聚文旅人才 強化產業支撐
近年來,惠安充分挖掘推介獨特的山海資源稟賦,文旅經濟發展迅速,“風情惠安”品牌聲名鵲起。記者日前從惠安縣文旅局了解到,立足良好基礎,該局近期制定實施行動方案,以12條措施促文旅人才引聚服務末端落實,進一步優化人才服務保障,為文旅經濟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這12條措施分別為:培養造就一批市級、縣級文旅高層次人才,通過傳習培訓等促進文旅系統人才成長成材,持續貫徹落實景區免門票、公益演出預約觀看等人才服務政策,加強文旅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文旅人才推先評優提供服務,鼓勵支持文旅人才藝術創作,加強劇團藝術技能傳、幫、帶培育工作,扎實開展各類人才培訓學習教育,加強“風情惠安”文旅品牌營銷,推進惠女服飾保護傳承人才培養,培育高層次人員服務品牌,增強傳統產業人才實力。
惠安縣文旅局局長楊波介紹,以雕藝這一惠安傳統支柱產業為例,下一步將適時修訂《鼓勵入駐雕藝文創園運營獎勵扶持措施》,積極發揮財政杠桿效應,吸引雕藝產業領軍人物、本土雕藝行家大師、文創行業拔尖人才、旅游業態策劃營銷人群落戶,為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引才聚才。
“不久前,惠女風情園成功上榜2020年度省級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名單,并獲推薦申報文旅部項目資助,突破惠安縣文旅系統省級文旅能人名單‘零紀錄’。”楊波說,這是惠安文旅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大成效。為加強梯隊建設和代際傳承,近期該局正聯合惠安縣教育局開展閩南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未來惠安文旅事業發展蓄積一批“后浪”。(記者孫燦芬 莊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