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發揮豐澤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作用,30日上午,豐澤區舉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分中心”授牌儀式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工作推進會,搭建“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進一步織密矛盾糾紛化解網。豐澤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邱朝陽,區法院院長莊能宗參加。
會上宣讀了《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法院關于構建“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的工作方案》及特邀調解員名單,并向十個多元化解“分中心”負責人授牌,向特邀調解員代表頒發證書。
“1+N”模式
助力社會矛盾多元化解
豐澤區“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即以區法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為樞紐,結合豐澤區地域特點、司法需求,在城東保利城、法務園、清源山風景區、泉州海警局豐澤工作站、區物業協會等地設立十個“分中心”。
“豐澤區‘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格局的搭建,將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織密矛盾糾紛化解網,切實做到‘矛盾糾紛在哪里,多元調解延伸到哪里’。”豐澤區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10個“分中心” 75名特聘調解員
織密矛盾糾紛化解網
“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格局根據矛盾糾紛的不同類型,設立房地產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漁港民事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商事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物業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旅游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勞動爭議多元化解中心、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行政爭議多元化解中心、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家事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等十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分中心”。
十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分中心”由區法院立案庭牽頭負責,各責任庭室密切配合,分別制定工作機制,確立辦公場所和人員組織結構,發揮各自特色作用,實現“一個平臺解訴求、一套程序速維權、一套人馬處調解”。
十個“分中心”共聘請75名調解員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其中有11名調解員為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不斷完善訴訟與仲裁、行政調處、人民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以及其他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之間的銜接機制,強化司法機關對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的依法支持和有效銜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將各種社會矛盾糾紛消弭在萌發階段,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整合資源 多方推動
推進多元化解工作創新發展
豐澤區針對不同矛盾糾紛分類設立多元化解“分中心”,是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
下階段,各多元化解“分中心”將主動與各行政調解機構、社區街道人民調解組織、商事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以及仲裁機構等具有調解職能的組織加強聯系,共同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結合實際工作,不斷創新矛盾糾紛化解的手段、方式、途徑等,充分利用、整合各種資源,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及時發現和協調存在的問題,總結提升工作經驗,推進豐澤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創新發展。及時總結和推廣在多元化解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培樹典型,挖掘先進,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健全法官調解的激勵機制,將調解與評先推優工作有機結合,在可行的情況下,提高調解結案案件權重,進一步調動法官的調解熱情,促進全員、全程調解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