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泉州市醫療保障局豐澤分局、區衛健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到泉州市正骨醫院,指導醫院執行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福建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導,力促這一惠民舉措落到實處。
在泉州市正骨醫院,院內的LED屏幕循環播放“國家集采降價不降質,群眾用藥放心又省心”等宣傳標語;門診大廳內放置宣傳牌,向人們詳細解讀福建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政策,諸如“第二批國家集采有哪些品種?”“為什么集中帶量采購能夠大幅降低藥品價格?”“中選藥品和非中選藥品的醫保報銷有什么區別呢?”等常見的群眾疑難問題都可以從中尋找到通俗易懂的答案;開藥使用的計算機平臺內,通過給藥品添加標識,來提醒醫生優先使用集中采購中選藥品,貼心的醫生們還利用就診的間隙,主動向患者科普集中采購藥品的好處;藥房中,陳列藥品的架子上,屬于集中采購中選藥品的藥物被貼上標簽,令人一目了然……
調研組仔細察看了醫院門診大廳、藥房、診室等地,詳細了解醫院在推進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福建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有關工作的執行情況,包括中選藥品使用量和庫存量、醫師開單和配藥情況、有關政策宣傳與解讀的做法等。
在了解了醫院相關舉措后,調研組表示,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加強對醫務工作人員的政策解讀及培訓,廣泛宣傳落實藥品集中采購的政策意義和惠民舉措,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醫療機構要規范化、常態化落實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有關工作,特別要做好宣傳引導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更好推動解決群眾看病就醫的問題,讓政策真正惠及普通患者。
據了解,2018年11月,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啟動,采用“4+7”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工作,即以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和廣州、深圳、西安、大連、成都、廈門7個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作為集中采購主體,集合需求量,提高談判議價能力,實現了25種藥品藥價的大幅“跳水”。此次推進的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涉及的降價藥品有45種,包括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的32種和福建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的13種。
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福建省)中選供應品種清單
福建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選供應品種清單
“此次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是在去年‘4 + 7’藥品集中采購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的一次帶量采購工作,主要目的是通過集中帶量采購,減少流通成本,降低藥品價格,減輕患者負擔,使老百姓真正從中受益。”泉州市醫療保障局豐澤分局副局長蔡壽英介紹,“就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的阿卡波糖片,供應商是進口原研廠家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進行藥品集中采購后,價格由原先的91元降至9.21元,降幅達到89. 88%。”
據悉,豐澤區將根據泉州市正骨醫院、豐澤區婦幼保健院、泉州師范學院醫療所及豐澤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配的中選藥品采購分解量,積極推動政策宣傳和引導,落實跟進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福建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切實降低群眾藥費負擔。(通訊員 尤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