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滴水不漏的嚴防嚴控責任,一邊是科學有序的復工復產使命。連日來,泉州豐澤區各級黨組織“兩線作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努力朝著“雙勝利”目標沖刺奮進。
東湖街道紅色力量
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加速度”
“紅色先鋒”關口前移。根據轄區企業分布情況劃分4大網格8支黨員先鋒隊,25名市區下派干部、13名科級干部、154名網格員一線亮明身份、設崗定責、承諾踐諾,以“不打烊”服務向轄區企業全面走訪、現場指導、政策宣傳,有序指導企業復工復產。累計復工1314家,其中“四上”企業數量已開工107家,開工率93.04%。“紅色通道”紓困解憂。依托街道“521民情疏解驛站”,涵蓋行業性的物業、工業區等12個調委會,吸納律師、司法調解員、下片民警各類在職黨員、離退休老干部擔任矛盾調解員,高效能、專業化收集企業問題困難32條,已協調解決24條。針對企業反映的復工復產防控物資缺乏、員工返工難等問題,主動為115家“四上”企業搭建物資采購渠道,對符合開業條件但受限缺乏口罩和消毒水等物資的企業送去1.1萬個口罩、1000斤消毒水等物資。“紅色助手”上門指導。持續加派黨員幫助小微企業落實防控復工兩不誤,采取黨建網格管理員每天回訪檢查和街道督查組隨機抽查的方式,督促已復工復產企業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持續做好員工健康管理、防疫物資儲備、環境衛生消殺等內控管理工作,主動上門指導企業嚴格內部管理,做好物資儲備、場地通風、消毒和人員管理,指導完善防控措施企業531家。
云谷社區:“一對一”管家式服務
以黨員、青年骨干為主組成復工咨詢員隊伍,通過電話、組建微信群等各種渠道,指導解答企業復工申請過程中的問題,平均每天每人接聽100個電話。以社區主干、下派干部為主,化身企業“小助手”,針對企業復工問題實地指導,與企業負責人“一對一”從企業復工流程、防控物資準備等方面進行幫助。先后劃分六個網格片區,每個網格片區都有社區“兩委”責任人、黨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以“一對一”管家式服務,為企業復工提供服務對接。
新鋪社區:支部引領帶頭、網格支撐助力
支部引領,提前介入。面對轄區內工地反映的外省員工因交通不便難以返工或者擔心返工回來住宿得不到保障等問題,新鋪社區黨支部提前謀劃,主動聯系工地負責人,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協調解決知青樓與福壽堂邊上的兩棟空房,用于工地工人集中居住,由中匯建筑集團負責統一“無接觸”上下班接送。網格支撐,服務到位。將轄區劃分成四個網格,指定責任人、網格員與轄區申請復工復產的企業進行對接,逐一排查,做到出租戶清、人員清、流動情況清。指導企業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配備防疫物資,設置隔離宿舍,對每一位返回工作崗位的外來務工人員,逐一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卡,強化日常管控。
社區復工小分隊靠前服務
燈星社區黨委針對轄區1088家注冊企業、1440家個體工商戶,組建了一支17人的企業復工復產小分隊,下沉到萬達商圈、寫字樓和商業街區現場辦公,實地檢查合格的當場復工,變企業上門申請為黨員干部上門服務,減少企業主集聚社區辦理業務的情況。東美社區黨委建立企業復工小分隊聯絡群,在線解答復工復產的問題,確保工作到人。西福社區黨員小分隊幫助寶德商城270多家商戶減免2月份租金。少林社區黨總支采取線下走訪+線上微信、電話等多種方式,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菜單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