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時刻,更見堅守的力量;危急時分,更顯巾幗先鋒作用。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豐澤區涌現出了一抹抹巾幗紅。她們彰顯責任擔當,捐資捐物助力防疫;她們舍棄假期,堅守防疫一線,展現著她們的巾幗風采。
女企業家彰顯責任擔當
捐資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當前,豐澤區企業家們彰顯責任擔當,其中女企業家們更是“巾幗不讓須眉”,大家慷慨解囊,踴躍向疫情嚴重地區伸出援手。
短時間內,豐澤區女企業家們捐贈了人民幣223萬元,以及防疫口罩、手套、消毒液、防護服等價值27萬元的物資。更有女企業家在盡數捐贈手頭的口罩后,不惜出高價購買口罩生產機臺,只求能夠快點開始生產防疫物資,再趕緊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眾志成城,共抗疫情。豐澤女企業家們以實際行動為戰“疫”的同胞保駕護航,充分發揮了企業家的模范作用。
戰“疫”一線送溫情
巾幗黨員顯擔當
連日來,城東街道的巾幗黨員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她們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娘子軍”。
“這一小瓶酒精,便于攜帶,方便經常對額溫槍等用品消毒,你們也要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城東街道鳳嶼社區黨總支部組織委員林麗蓉對小區保安說道。當前處于復工返工的高潮期,金鳳嶼小區的保安們頂著大風站在小區門口測量體溫、登記外來人員,確保小區業主的安全。林麗蓉特意把配好的酒精分裝在小噴瓶里給保安送去,教他們如何對測溫槍等用品進行消毒。“你們是小區的‘守護神’,每天在小區門口面對那么多人,你們的自身防護也要有保障,你們安全了,小區也就安全了。”
“沒有口罩,都不敢出門,今天菜吃完了沒辦法了才出來的。”低保戶王大媽說道。近日,正在巡查責任片區的城東街道鳳嶼社區網格員王海霞,看見王大媽裹著頭巾走在路上,她趕緊過去詢問,在了解情況后,將自己節余的口罩送到王大媽的手里,還教大媽如何正確佩戴口罩,耐心細致地提醒大媽盡量不要外出,若有需要可以撥打社區值班電話。臨行時,大媽連聲道謝:“謝謝你姑娘,你也要注意安全呀。”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杜翠蘭同志作為泉鐵社區組織委員,帶領社區黨員干部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筑牢社區防控安全線。防控疫情期間,她沒有休息過一天,始終堅持在戰“疫”第一線,摸底排查、電話隨訪、走訪巡查、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解決生活問題等。當隔離者徐女士到了解除隔離期時,她與衛生院人員入戶隨訪測量體溫,看到她家門口有四袋垃圾,她沒多想,拿起隨身攜帶的酒精先行消毒,再把垃圾清理到指定投放點。
好一批“鏗鏘玫瑰”
她們綻放在防疫一線
在華大街道地質社區,有一批“鏗鏘玫瑰”。從街道辦事處掛點領導、街道下派2名干部、社區民警直至社區4名兩委,清一色全是女性。她們不畏艱險沖在前線、克服困難守土盡責,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責任擔當,化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紅色娘子軍”。
“社區摸排出多少疫情重點地區返鄉的人員?是否都有按規定上報并落實健康管理服務措施?居家隔離做到位了嗎?”“工作人員是否都有在崗在位?口罩配備是否充足?”“應對措施是否到位?”……這些問題,都是掛點地質社區的華大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潤蓉每天要關注的。抗擊疫情任務下達后,她堅守崗位,春節無休,靠前指揮,沖鋒一線精準排查掌握“作戰”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統籌謀劃建立起死守社區、出租戶、嚴防流動人口漏登漏管、嚴防新增外來人員的科學防控指揮體系,堅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硬隔離、軟服務”。
地質社區支委、居委會副主任呂鳳蘭深感責任在肩,以“奔跑”的速度工作,以表率作用帶領大家成為前線哨兵。她認為:“許多醫護人員在疫情肆虐的防控一線選擇逆行而上,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辛苦,作為社區支部委員、居委會副主任在疫情的關鍵時候不能干看著,自己盡了一份薄力,防控疫情工作就添了一份力量。”
今年8月份就要退休的林偉娟同志,她從社區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居委會工作。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起,她每天工作到很晚,力爭每戶每人排查到位、核實清楚。她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也是一名社區干部應盡的職責,再苦再累都是必須的!”
疫情就是命令
醫務人員堅守醫療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1月23日,在接到上級要求衛健系統取消春節假期做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后,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體醫務人員返回崗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陳曉萍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她是中心公衛科科長,日常工作較為忙碌,在防控疫情工作中,主要對排查出來的入住轄區酒店的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安排排查小組跟蹤隨訪;與街道聯防聯控,安排排查小組對居家隔離的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在第14天進行隨訪,測量體溫,詢問癥狀,每天認真做好各類上報報表,有異常及時上報。
東湖街道位于中心城區,在外打工人員較多,摸排隨訪任務重。在工作中,陳曉萍嚴格要求自己,盡管患了重感冒,都堅持認真做好防疫工作,除夕夜也不例外。大年初一,為了讓返鄉人員放心,讓周圍群眾安心,陳曉萍放棄中午休息時間,不顧身體疲勞,安排人員進行排查隨訪。
大事難事見擔當
危難時刻顯本色
2月12日是城東街道潯美社區黨委組織委員朱瓊琳的生日,然而一如往常,下班后的她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與電腦為伍,與材料作伴。
家人有感于她的辛苦,通過微信發來生日祝福:“超媽,生日快樂!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國泰民安,這樣你就可以休息了。”他的兒子鄭軼超看著媽媽每日早出晚歸,也特地在家偷偷為母親準備了一份生日禮物:一幅他非常認真地畫了三天才完成的國畫作品《戰“疫”必勝》,力挺母親的工作。朱瓊琳也許下了她的生日愿望:有國才有家,戰“疫”必勝,希望這個小小愿望早日實現。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作為社區黨委組織委員朱瓊琳堅定地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帶頭扛起了責任,主動擔當作為。每一次上級下發的文件,她都仔細閱讀,認真領會指示精神,然后以身作則并指導同事認真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去。社區原來負責智慧防控的同事因為工作量太大,常常中午連著晚上不休息,工作到深夜依然沒能及時完成數據的收集與上報。朱瓊琳主動站了出來,接手智慧防控工作和信息上報,她組建團隊,細分工作,全面統籌,有效地保證了信息統計的正確性和及時性,為社區防疫工作打了一針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