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人大組織市的省十三屆人大代表(第三小組)到豐澤區,圍繞“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豐澤實踐”主題開展調研活動,通過走訪企業和產業園區,了解豐澤區在雙創工作中開展的有益探索。豐澤區領導楊國昕、林建揚、吳毓舟、林世川等參加。
六合云全球創新中心是由六合兒童創意產業投資運營的超級IP創新運營中心,承擔著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等功能。
代表們參觀了中心展廳,了解企業主營業務和承擔公共服務平臺所取得的成效。代表們表示,企業瞄準兒童、女性等細分市場,通過新技術應用、IP產業化等方式,實現企業加速發展;希望企業發揮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服務和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福建海西國家廣告產業園(泉州園)匯聚了廣告傳媒、文化創意、電子商務三大業態,對接泉州生產性實體產業,474家創新型企業、1萬多名創客在這里創新發展、就業創業。
代表們參觀了園區展廳、泉州影像中心、人才公寓,感受園區創新創業氛圍。走訪中,代表們表示,園區緊貼泉州產業特點,通過完善創業生活配套、營造年輕時尚氛圍等措施,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和創業者扎根園區,打造成為一片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熱土”。
在參觀園區的喜馬拉雅泉州站、字節跳動泉州分公司兩家企業時,代表們對企業的主營業務尤其是在泉州的落地成效產生濃厚興趣。代表們希望,企業依托總公司強大的資源平臺,更加深度地融入到泉州的生產生活中,服務和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南威軟件是豐澤區軟件信息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為互聯網+政務、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在運營城市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分享經濟平臺也進行了不少探索,打造了城市通平臺、小電衛士、蜻蜓停車、紅點社區、華夏匠人等新業態。
在參觀企業時,代表們對南威軟件聚力推動技術創新,企業呈現出蓬勃向上發展態勢表示贊許。代表們表示,企業持續深耕軟件信息行業,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社區等領域大膽探索、精耕細作,希望企業繼續堅持創新發展,在技術應用、技術研發等方面拓展廣度和深度。
華創園作為豐澤區新興起的創新創業產業園區,著力打造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機構集聚的科技創新中心。
代表們聽取了園區基本情況介紹,參觀了師傅邦、蝌蚪生態空間、臺享驛站。師傅邦被稱為國內首家家裝領域的“滴滴平臺”;蝌蚪生態空間可以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環保專業服務鏈,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模式開展環保綜合服務;臺享驛站能為臺灣人才來閩創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輔導、糾紛調解、投融資對接等全鏈條、多元化服務。
代表們對師傅邦的運營模式、蝌蚪生態空間的發展定位,臺享驛站堅持“以臺引臺、以臺幫臺”的服務理念留下深刻印象,希望企業繼續創新創造,園區不斷發揮平臺優勢,整合資源,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泉州軟件園是泉州市高新產業發展的一大平臺,規劃占地面積1085畝,分為研發與孵化區、商務服務區兩大功能區。在泉州軟件園,代表們重點參觀了“智慧豐澤”云計算中心和哈工大(泉州)工程研究院。
在調研中,代表們詳細了解了“智慧豐澤”云計算中心的強大功能及運行機制。作為泉州市首個區縣級大數據中心和智慧豐澤的“大腦”,云計算中心充分運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整合、分析各板塊業務信息,為平安豐澤、智慧社區、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園區提供超強基礎運行環境,讓“智慧城市”逐步進入豐澤百姓的生活。
哈工大(泉州)工研院是集機器人技術、智能裝備技術研發、信息咨詢及高端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研發機構。在這里,代表們充分感受到了工研院“創新科技,智造未來”的研發理念,對機器人和自動化產業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長期以來,豐澤區厚植“雙創”土壤,積極開展“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在探索實踐中,初步形成了“眾、僑、城”的特色創建模式。下階段,豐澤區將在產業方向上找準發力點,重點在2.5產業、數字經濟、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建鏈補鏈強鏈、招商引資;在人才措施上努力創新,推廣“用人單位說了算”的人才扶持模式,由人才自主評價認定試點企業制定個性化人才標準,實現精準引才;在平臺打造上尋求突破,推動僑澤園、國家知識產權聚集區等項目落地,政策配套、運營模式成熟后以一區多園迅速推廣,做強創新創業創造平臺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