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顧名思義就是改變舊的風俗習慣。遏制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惡性攀比的風氣,杜絕巧立名目收禮斂財、天價彩禮等增加群眾負擔的行為,打擊邪教迷信、打牌賭博等影響社會穩定的活動。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揚勤勞節儉的優良傳統,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多舉措開展移風易俗工作
1.突出宣傳發動。近階段,清源街道和各社區主要通過精神文明宣傳欄、LED顯示屏、張貼倡議書、街道和社區微信群、QQ群,組織志愿者進行入戶宣傳。
端午節期間,清源街道在電商園舉行移風易俗簽名活動,現場發放100多份移風易俗宣傳單,并與參加活動的群眾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環山、普明、城口、田邊、北門社區通過開展包粽子、義診、發放紀念品等方式來宣傳移風易俗。
6月5日以來清源街道和各社區共發放倡議書1000余份,與居民簽訂200多份承諾書。
2.抓住關鍵少數。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紀律約束,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組工辦組織街道黨政領導、機關干部職工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30多份。
各社區分別組織社區兩委、黨員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工作人員和黨員從自己做起,帶頭宣傳倡導移風易俗,帶頭文明節儉辦婚喪事,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帶頭文明低碳祭掃,努力把不良風氣壓下去,把新風正氣樹起來。
3. 加強隊伍建設。結合社區換屆,健全“四會”組織機構,選調社區主干、公道正派的黨員擔任負責人。
4.抓好示范社區典型示范。確定普明、西寶、田邊為示范社區,環山社區為重點推進社區。根據各社區前期排查出移風易俗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綜治入戶,掛點社區干部與群眾座談,征求群眾意見,制定符合社區實際的紅白喜事規范,召開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通過規范。充分發揮老人協會的作用,推動規范的落實。
環清社區在社區老人會設置固定場所操辦紅白喜事,統一費用標準,防止互相攀比。后茂社區、清源社區倡導社區文明殯葬,制止“活人墓”現象,聯合清源山景區執法隊進行執法拆除。田邊社區喪葬簡辦,落山桌改為“四菜一湯”。 喪葬隊伍由5陣改為3陣或1陣;普明社區南音社免費參加喪葬隊伍。西寶社區開展為社區60歲以上老人集體慶生。
文明新風需宣傳倡導
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是一項既是艱難又是長期的工作,需要繼續宣傳倡導讓居民群眾慢慢接受。依托重點人群抓好示范帶動,讓文明新風融入群眾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通訊員 詹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