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泉州正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2017年1月1日,泉州市首部地方性“實體法”——《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為保護和用好海絲史跡提供了遵循。豐澤區海絲史跡分量重、占比高,傳承保護任務艱巨。
豐澤區如何發揮先行區的橋頭堡作用?《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如何?日前,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林建揚帶領檢查組,到伊斯蘭教圣墓、文興宮、江口碼頭和真武廟等地開展執法檢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世川、張維斌、曾國家、蔡寧波,區政府副區長洪奕蓉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實地檢查及座談。
豐澤區人大常委會此次檢查是為了對全區海絲史跡保護工作情況作一個全面的了解,以便向區政府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促進海絲史跡得到進一步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推動豐澤區海絲史跡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檢查組指出,《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的貫徹實施,將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史跡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科學、合理的保護,同時也回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如何進一步落實《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上下功夫,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將保護與科學利用、開發較好結合起來,加大普法宣傳力度,集思廣益、查找不足、改進工作,推進海絲史跡保護工作深入開展。
2017年以來,為推進海絲史跡點保護管理工作,豐澤區調整成立了豐澤區文物管理中心,充實文管所隊伍,加強對遺產點文物本體修繕和環境整治,開展常態化巡查督導,建立文物建筑責任人、社區、區、市多級消防聯動機制,大力宣傳遺產點的歷史文化內涵、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推動文化遺產更好地得到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