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污水管網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城東一期)項目完成公開招投標,正式開工建設。建完之后,城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將由現狀的進、出水環節監測,擴展到管網收集輸送環節的監督,將可及時發現污水管網的溢流、堵塞、水質水量超標等風險,有利于第一時間發現違排現象并及時進行有效處理。
市排水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對生活污水的監測,最常用的是在污水處理廠進、出水環節,缺乏對收集輸送過程污水的監測,存在監管盲區。“也就是說,目前污水處理廠監測的數據與實際排入污水管網的污水數據存在偏差。假設在污水管網傳輸中安裝水質水量檢測設備,監測到的水質、水量各種原始數據就能及時反映污水收集在污水管及污水廠等各個環節的變化情況。”該負責人說。創新管理手段、上馬“污水管網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對該中心來說,需要“首吃螃蟹”的魄力。“因為污水管網環境復雜,潮濕、渾濁、垃圾雜物多……盡管理論上放置的感應設備和探頭能夠經受住考驗,但對實際運用效果如何還是個未知數。所以,我們這次屬于大膽嘗試。”該負責人表示。
此次項目以城東片區污水管網為試點。屆時,對該管網服務區域的安吉路、通源街、潯美工業區一期、潯美渠、北渠、城東滯洪區二期等17個地方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建設監測點進行水質、水量、水位及雨量監測。其目的是實時收集管網節點及泵站水質及流量,監測服務片區內河、湖泊等自然水體的水位變化對管網水質及流量的影響,以及雨污合流片區雨水對管網水質、水量的影響等。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今年年底建成,屆時可實現對管網的24小時連續監測,并發揮關鍵作用。包括:通過水質變化,發現工業廢水違排情況,并及時進行跟蹤分析處理;及時發現污水管網的溢流、堵塞等風險,縮短應急響應時間,為污水管網安全運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輔助科學決策,降低管網溢流量和溢流頻率,保障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和水環境安全。(記者陳淑華通訊員蘇靜璇杜曉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