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化縣潯中鎮以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實施“黨建+物業”工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物聯動、多方融合、共治共享”的“紅色物業”管理新模式,激活小區治理神經末梢,切實增強轄區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目前,潯中鎮現有物業住宅小區56個,已組建業委會37個,物業企業黨支部3個,物業管理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率達100%,業委會組建率66.07%。
推動“黨建+體系” 發揮“紅色物業”核心作用
在潯中鎮陽光星城小區里,居民們時常在樓下的健身室打著乒乓球,孩子們在寬敞干凈的瀝青路上奔跑,享受著便捷、舒適的生活……
據了解,陽光星城小區于2008年建成交付,至今已逾16年,小區設備老化、公共設施破損無人修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小區業主們。為此,2022年,該小區自發成立業委會,引導在職黨員、企業老板、個體商戶等各界人士“回家”領崗,聘選新物業公司進駐,盤活閑置公維金,投入59萬元改造小區污水管道,修補破損路面,鋪設瀝青路,增設25個電梯監控。同時,小區建設業主活動室,配套了乒乓球桌、棋盤桌等休閑娛樂設施,通過一系列惠民舉措,小區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近年來,潯中鎮大力實施“1433”工作機制,構建“鎮黨委—村(社區)黨支部—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員樓棟長)”四級組織體系,將黨組織觸角延伸到56個小區、685個樓棟,包片聯戶,聯合縣級理事長單位、小區居委會、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黨員志愿者組建“紅色物業聯盟”,全覆蓋聯系服務群眾。同時,潯中鎮大力推進黨員“雙報到”活動,推動在職黨員1735名到居住地報到亮身份,協調各類駐社區單位共同參與社區黨的建設、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等小區服務,推進組織聯動、資源聯用、活動聯抓、服務聯辦。
物業人員引導居民規范電瓶車充電
堅持“黨建+多元” 推進“紅色物業”融合共治
潯中鎮金苑小區建成快30年,至今沒有物業。為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潯中鎮黨委主動下沉,指導金苑小區成立業委會和小區黨支部,發動老黨員、樓棟長、業主代表等多方力量,推薦在職黨員林揚能為樓棟長,兼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及業委會主任,成立了全縣首個小區紅色業委會,推選出黨員業委、黨員樓棟長,黨員單元長。
“現在樓下配備了戶外健身場所,小區也劃分了停車位,路燈壞了也有人修理了,這都虧了我們的業委會。”家住潯中鎮詩墩社區金苑小區的居民老陳感激地說。
為凝聚基層治理合力,加強物業規范化運行,潯中鎮堅持多方聯動,創新打造由鎮黨委、社區黨組織、轄區派出所、聯防執法隊、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資源整合、整體聯動、共建共享“六位一體”工作模式,將群眾最盼、最急和最憂的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健全完善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搭建富東社區“厝邊議事廳”、鳳洋村“老曾議事會”、金鳳社區“鄰里議事廳”等協商議事平臺,形成居民群眾“提事”、協商議事會“議事”、多方“決事”的問題破解機制。同時,為破解老舊小區無物業、力量弱,發現問題隱患和服務群眾不及時等問題,潯中鎮創新聘任12名“紅管家”參與小區治理。今年來,已幫助解決車輛亂停、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難、下水道堵塞、消防通道不暢通、路面破損等問題200多件,調解物業糾紛35起,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形成了“紅色物業發力、紅色管家給力、重點工作合力”的良好局面。
業委會代表與物業商討小區治理問題
落實“黨建+服務” 提升“紅色物業”治理效能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潯中鎮鳳池社區黨支部聯合我們公司黨支部成立了‘紅管家’志愿服務隊,已經免費為小區居民清洗地墊、貼春聯、代買藥品等‘微實事’30余件。”周玉梅說,她是民生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的一名黨員,也是“紅管家”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
同時,鳳池社區與民生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一同向上對接,在翰林府邸增加摩托車充電樁34個,解決該小區居民摩托車充電難問題,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紅色物業”服務群眾作用,提高了居民群眾的滿意度。
近年來,潯中鎮始終堅持服務群眾原則,聚焦“紅色物業”和“紅色業委會”各項工作任務和要求,在辦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煩心事中,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接下來,潯中鎮將持續把全面推進“紅色物業”創建作為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升居民滿意度的重要舉措,堅持高位推動、主動作為,整合服務資源、集聚服務力量、健全服務機制,全面提升物業企業服務質量水平,著力解決好居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全力探索實踐出一條有特色、能復制、可推廣的物業管理服務示范路徑,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吳有森 曾夢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舞臺劇《覺醒年代》在泉上演2025-06-2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