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安溪 > 旅游休閑 > 正文

茶鄉大地尋“龍跡” | 廟宇樓臺藏“龍”蹤

來源:安溪融媒 2024-02-11 12:28 http://www.413629.com/

  千百年來,茶鄉大地龍文化源遠流長,“龍元素”隨處可見。近日,記者從“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獲悉,全縣記錄在檔的“龍”地名達274條,不少地區、村落、道路等與“龍”密切相連,保留大量珍貴的歷史掌故和民間記憶,內含豐富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

山川湖澤

“龍”跡

  從頂天立地的“龍柱”,到飛檐翹角的龍王廟,再到與龍相關的民俗活動……茶鄉古跡中,“龍”依舊扮演著重要角色,騰飛于宮廟殿宇。“廟宇大門或裝飾當中,龍作為‘靈物’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縣博物館館長易曙峰如是說。

  清水巖殿宇前鑿刻兩根翔龍蟠柱,雕工精巧、條紋流暢,內殿雀替精雕細琢,飾有龍鳳。安溪城隍廟舊廟殿外的盤龍石柱威風凜凜,屋檐翹脊裝飾以雙龍搶珠,襯以人物、花草,五彩鮮艷。坐落于城廂鎮的福美宮,門前盤龍坐獅、麒麟獻瑞,屋頂琉璃寶蓋、騰龍翔鳳。

  記者了解到,民間自古有龍王信仰。參內鎮鎮東村曾建有一座千年龍王廟,又名“龍潭廟”,從前專門供奉四海龍王、龍王娘娘及日、月星君等諸神。清乾隆《安溪縣志·雜記》引用《宋志》時稱“參村龍潭廟,方二丈余,側有大石,遇禱雨時,龜見則旱,蛇見則雨。”于是,一旦遭遇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當地官府或民眾便紛紛到龍王廟燒香祈愿,祈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相傳,南宋淳熙十一年安溪大旱,禾死地荒、粒谷無收,源自今天后垵磚文村顯應廟的兩千多名信眾,三步一跪、七步一叩,直奔參內龍王廟祈雨。頃刻間,天空黑云密布,狂風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全縣旱情得以解除。

  除了龍王崇拜,還有許多“龍元素”分布于其他寺廟古觀的稱謂中,如蓬萊鎮的龍顯堂、龍門鎮的龍塘廟、蘆田鎮的龍山寺等,多數以村莊、山峰為名。另外,清水巖北坡的瞰龍亭是清水巖一大勝景,據說居此亭中北眺,千帆競發,火車如龍。

  記者:陳穎

原標題:茶鄉大地尋“龍跡” | 廟宇樓臺藏“龍”蹤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南安碼頭鎮:荔枝串起鄉村振興甜蜜鏈
  • 兩岸茶人共聚安溪 以茶為媒深化交流合作
  • 2025年泉州市“守文化根脈·揚文明新風”暨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世俱杯:利雅得新月爆冷淘汰曼城晉級八強 平潭:黨建引領風帆勁 融合聚力譜新篇 平潭周裕藩紀念館項目一期完工 石獅市首批文化特派員正式“揚帆起航” 平潭:氣象賦能 助企業海上“追風逐電” 永春縣開展“七一”走訪慰問活動 電飯鍋內膽涂層成塊脫落還能繼續使用嗎? 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