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國民黨7日表示,依黨內民意調查,國民黨支持度逐漸回升,無報載與“宋瑩配”差距縮小,遺憾部分媒體基于特定立場或用特稿引用不明來源信息,企圖影響選情。
媒體報導,“朱玄配”(國民黨2016“大選”參選人朱立倫與副手王如玄)與“宋瑩配”(親民黨2016“大選”參選人宋楚瑜與副手徐欣瑩)近日似乎出現支持度差距縮小。
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奕華表示,據國民黨內部民調,5日朱立倫與王如玄臺灣競選總部成立前,朱玄配支持度為25%,總部成立后的民調達27%,宋瑩配支持度為13%。
她說,民調顯示國民黨在充分展現團結氣勢下,已漸獲民眾肯定,將把握選前有限時間持續努力沖刺,贏得多數民眾支持。
臺2016“大選”三位主要候選人朱立倫、蔡英文、宋楚瑜于11月中旬相繼公布了自己的副手人選,朱選中前任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組成“朱玄配”;蔡選中臺“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組成“英仁配”;宋選中民國黨主席徐欣瑩、組成“宋瑩配”。副手人選的公布,引起廣泛關注,各民調機構也紛紛出臺相關民調,透視這些民調,不難看出其中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副手提名未對選情造成過大影響。2016年臺灣“大選”,副手人選雖頗為外界關注,各候選人也是精心挑選,特別是蔡、朱副手人選曾引發廣泛猜測、各方期待甚高,但副手畢竟是副手,從副手公布后的民調看,其只是候選人的附屬品,難以超越候選人的政治光環,影響力難以越過候選人,民調支持度雖有微幅波動,但并不明顯,顯示對整個選情的影響并不大。副手人選公布后的民調顯示,蔡英文依然是穩定領先,支持率平均在44%上下,最高48%,最低39%;朱立倫居次,支持率平均在25%上下,最高29%,最低13%;宋楚瑜敬陪末座,支持率平均約8%,最高11.8%,最低6.5%。與副手人選公布之前的民調支持率沒有明顯變化。臺指標民調公司11月27日公布民調顯示,在三位候選人都確定副手后,“英仁配”支持率44.8%,“朱玄配”19.1%、“宋瑩配”11.8%;與11月上旬三組候選人的支持率(46.2%、20.4%、10.4%)沒有太大變化,微弱變化均在抽樣誤差范圍內,顯示副手人選未對選情造成大的影響。
民調政治色彩濃厚可信度降低。目前臺灣“大選”選情基本平穩,蔡英文處于明顯領先的狀態,盡管如此,民調特別是綠營民調仍表現出濃厚的政治色彩,明顯偏向民進黨,蔡英文支持率高過其他民調一大截,朱立倫的差距被拉大,而宋楚瑜的支持率有時卻被有意無意抬高。臺灣智庫民調顯示,蔡英文支持率48.2%,高過朱立倫(19.4%)近30個百分點;《自由時報》民調中心11月26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蔡支持率47.86%,朱則由18.91%下滑至僅13.87%,兩人差距達創記錄的34個百分點;而前后時段其他一些民調數據差距則沒有這般之大,TVBS民調中心在副手人選公布后不久所做民調顯示,蔡支持度46%,朱28%,差距18個百分點;國民黨民情暨大數據中心11月25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蔡支持率39.7%,朱為29.2%,相差10.5個百分點。這些與綠營民調動轍30多個百分點的差距相去甚遠。政黨支持率方面藍綠民調相去甚遠,《自由時報》民調中心11月26日公布民調顯示,民進黨政黨支持率37%,國民黨16.85%,僅及民進黨一半還少3個多百分點;藍營民調雙方差距則不相上下,國民黨民情暨大數據民調中心民調顯示,國民黨政黨支持率26.1%、民進黨26.3%,差距僅0.2百分點。即便是綠營指標民調公司的政黨支持度民調也沒有《自由時報》民調差距這般大,民進黨35.5%,國民黨24.9%,也未大到相差一半還多。綠營民調還有意抬高宋的選情,副手公布前一段時間,宋選情萎迷,民調支持率多被壓縮在10%以內;近期綠營民調宋的支持率又回升至10%以上,臺灣智庫11.6%,指標民調公司11.8%。綠營民調之所以如此,就是要進一步唱衰國民黨,徹底壓制其選情;同時堅定宋楚瑜參選決心,借民調阻撓國民黨營造“棄宋保朱”交應,確保蔡英文勝選。
選民分裂投票民進黨難以整碗捧去。2016年無論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還是“立委”選舉,民進黨選情較為穩定、看好,加之地方政權的優勢,未來民進黨極可能形成一黨獨大的局面。面對這種情況,島內主流民意較為擔憂,害怕民進黨整碗捧去,希望有制衡力量。臺《聯合報》11月28日公布民調顯示,選民投票存在著較嚴重的分裂投票現象,4成選民將可能進行“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分裂投票,即臺灣地區領導人及“立委”兩種選票會投給不同政黨候選人,37%民眾則不考慮分裂投票,23%則不確定。交叉分析,“英仁配”支持者有41%想投其他政黨“立委”,46%表示不會;“朱玄配”支持者有高達6成會支持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僅27%會票投其他政黨“立委”;“宋瑩配”支持者分裂投票的機率最大,高達82%想票投其他政黨“立委”,僅13%想投親民黨“立委”候選人。民調同時顯示,不分區“立委”部分,選民投票的自主性較強,分裂投票可能性較大。這與先前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并不樂見民進黨整碗捧去是相一致的,他們擔心民進黨一黨獨大、失去對他們的制衡,47%可能投票的受訪者擔心民進黨奪取政權、“立委”席次又過半,認為應該要有制衡力量;僅23.9%認同民進黨完全“執政”,不要陷入“立委”不過半的困境。這種現象對島內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態頗具影響,這也是國民黨等其他實力較弱政黨爭取“立委”席次的有利機會,對國民黨而言,可以借此盡可能多地保存在“立法院的”實力,為今后東山再起、為保持一定制衡能力多蓄積一些能量,避免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雙雙慘敗。對一些小黨而言,是他們夾縫中求生存、爭取成為政壇關鍵少數的一個最佳契機。結果究竟如何,端看他們能不能把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