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電視臺的“3·15”晚會上,披露了以老年人為主要對象,“會銷”假冒偽劣保健品的欺騙案件,許多老年人有的因此破財,有的精神深受打擊,有的被害得家破人亡。我們在痛恨那些騙子喪盡天良的同時,不禁會問:那些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為什么老年人那么容易上當受騙?怎樣避免?我們不妨對老年人上當受騙的原因做一點分析。
首先,老年人由于年老體弱,參與社會活動少,接觸外界不多,特別是平時不注意了解傳媒信息,對時下各種騙術不是很清楚。其次,老年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生理和心理素質會逐漸下降,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會下降,所謂“老小孩”,就是指有些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后像小孩子。再次,現(xiàn)在的老年人都經歷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困難時期,生活很節(jié)儉,所以當受到“物美價廉”的誘惑時很難不為之所動。此外,老年人由于心理素質弱化,判斷問題的能力降低,很容易產生從眾心理,那些排隊買假貨、集體聽騙子忽悠買保健品,大多數(shù)是這種情況。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些老年人平時缺少家人關心,缺乏家庭溫暖,當騙子叫他們“爺爺奶奶”,再虛情假意送一點小禮物,會讓他們倍感溫暖,這時候他們在心理上就會對騙子產生依賴,上當受騙就很容易了。
其實,所有的騙子都沒有超人的騙術,他們往往利用了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而這些也正是老年人的弱點,他們用一些花言巧語,讓老年人感覺到他們比兒子還要孝順,比親人還要貼心,比朋友還要關心,比醫(yī)生還要高明,幾句“爺爺奶奶”的叫喊,就會使老年人心里軟軟的,最后暈頭轉向隨他們擺布。
誠然,任何時候都會有騙子存在,但如果老年人清楚自己的心理特點和弱點,騙子對你也無可奈何。因此,老年人要想不上當受騙也不難,那就是不要相信世界上有免費的午餐,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不要有貪小便宜的心理,不要相信祖?zhèn)髅胤桨伟俨≈惖?ldquo;神丹妙藥”。要買東西時,多和家里人商量,生病了去找正規(guī)的醫(yī)院,千萬不要聽信原本不認識的人的所謂“關心”。老年人上當受騙,許多時候不是經驗不豐富,而是一時犯糊涂,所以,這時候很需要冷靜,聽取家人的意見,不固執(zhí)己見,不一意孤行,多做一些比較。魯迅先生認為:“比較是醫(yī)治受騙的好方子。”而俗話也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較,這可能是防止上當受騙最簡單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了,老年人不妨試一試。(王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