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各地針對貧困戶產業發展貸款難、擔保難問題,以縣級扶貧小額信貸基金和獨創的鄉村扶貧擔保基金為抓手,著力構建鄉村扶貧信貸擔保體系,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3年以內、5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擔保服務,為幫帶貧困戶的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提供擔保服務。上年,全市共籌集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金和鄉(村)扶貧擔保基金1.42億元,累計為3000多戶貧困戶和400多家有帶動貧困戶的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3億元。
把沙縣金融改革做法引入精準扶貧,總結推廣尤溪縣溪尾鄉在全省率先成立鄉級扶貧擔保基金和沙縣高橋鎮官莊村在全省首個成立村級扶貧擔保基金的做法,將扶貧信貸擔保服務重心下移,成立鄉(村)扶貧擔保基金,為貧困戶提供貸款、且不要抵押擔保服務,實現貧困戶“足不出鄉村”就能貸到款,解決了貧困農戶擔保難、貸款難的問題。目前,全市已有59個鄉鎮(村)成立了鄉(村)扶貧擔保基金,基金規模達4300萬元,擔保額度可達4.3億元。同時,成立縣級扶貧小額信貸風險擔保金,為貧困戶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和貸款貼息。
積極籌措配套資金,全市10個千戶以上貧困人口的縣(市)都相應建立了擔保機構,共籌集扶貧小額信貸基金1.42億元。同時開展銀政合作,金融機構按擔保基金金額5至10倍的額度,向擔保對象發放貸款。各地信用社累計發放貸款1.15億元,郵儲銀行發放貸款0.4億元,其他各類金融機構發放貸款0.15億元。
各地注重支持發展有前途的現代農業項目建設,特別是對發展現代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農村服務業、光伏扶貧、“農家樂”等農村二、三產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去年,全市新增扶貧小額信貸擔保農戶2620戶,發放風險擔保貸款1.09億元;為有帶動貧困戶的208家農民合作社和專業大戶等經營主體提供擔保服務,帶動貧困戶1015戶,累計發放風險擔保貸款1.7億元,位居全省九個設區市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