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近日舉辦“一帶一路”投資貿易對接會,向來自意大利、匈牙利、荷蘭、馬來西亞以及香港、澳門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僑商推介重點產業項目。
三明市商務局副局長鄧兆盛說,作為福建省的老工業基地,三明市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汽車及機械裝備、冶金及壓延、林產加工、紡織、生物醫藥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八個重點產業集群,是今后三明重點扶持、著力推進的產業。
鄧兆盛:“三明將在政策支持、貿易通關、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著手,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藍圖,大力推動優勢產品產能‘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和貿易合作。”
與會的外商、僑商亦認為,三明構建開放型經濟有很大的商機。在馬拉維從事服裝、糧油貿易的僑商陳繼承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三明有福建唯一的牛仔布生產企業,產品出口美國、巴西、歐洲等地,希望與相關企業合作,打開三明的牛仔布等紡織產品在非洲的市場。
意大利福建華商會副會長童章偉希望通過三明萬國商城和O2O電商平臺,搭建貿易往來平臺,將意大利的紅酒進口到三明,同時幫助三明的優勢產品“走出去”。他認為,在意大利有很多三明人,他們可以在三明構建開放性經濟的過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6日開幕的第十二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也圍繞三明“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信息交流和產業對接,在展館內布設“一帶一路”商品區,展銷沿線部分國家和地區特色商品,吸引了印尼荷爾梅斯有限公司、日本三晶醫藥株式會社、(以色列)福建挪紳萊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等“一帶一路”客商(境外客商)參展。
本屆林博會還專門設置了“三明市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成果展”。記者在展館內看到,主辦方以文字、影像、實物等各種形式集中展示三明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向投資、貿易的情況。展示架上擺滿了食品、裝飾用品、建筑材料等三明市出口“一帶一路”國家的主要商品。
據了解,今年1至9月,三明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出口8.49億美元,同比增長14.77%,占全市出口額的44.7%,與“一帶一路”沿線56個國家及地區有貿易往來,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11個國家進行投資合作。
三明市出臺了專門政策,將出口信保扶持補貼提高到100%,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發放補助,以鼓勵企業繼續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
同時,三明市還在不斷完善陸地港的建設,培育形成了“六倉一中心一堆場”八種業態,即:海關監管倉、公共保稅倉、供應鏈監管倉、城際貨運中轉倉、電商分撥中心、公共倉儲、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堆場,為三明的外向型經濟提供設施保障。
依托陸地港,三明著力構建“一站式”查驗平臺,推動實施“三個一”通關新模式,實行通關作業無紙化、快速驗放等通關便利措施,并在福建率先使用跨關區電子關鎖系統,完善陸地港服務功能,提升三明對外開放的水平。據統計。1至9月,三明陸地港累計完成出口標箱7954個,同比增長8.9%,累計貨值1.86億美元,同比增長64.9%。(閆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