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詢問動物園是否要遷到沙縣濕地公園。官方給回復啦!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回復:對網友提出的動物園搬遷至沙縣濕地公園的想法認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動物園的搬遷是一個系統工程,受用地、規模、資金、經營效益等方面因素影響,因此需由發改委牽頭,組織規劃、建設、國土、林業等相關部門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形成切實可行的方案才能實施,才不會造成投資浪費。
三明動物園搬至生態新城濕地可行性分析
自2000年底至今,三明動物園有動物50余種,包括獸類28種、禽鳥類25種、兩爬類2種、魚類3種。
其中近20種動物是其他動物園參與聯展的,以維持動物園正常展出。640.webp.jpg
首先,目前動物園面積較小,且動物的籠舍都達不到福建省頒布的動物籠舍建設的最小面積標準要求,影響動物的生長、發育及繁殖,加之啤酒廠路口的城區商會大廈的建成,導致園區通風不暢,造成動物臭味無法及時擴散,影響游客的觀賞心情,間接造成了游客量下降。而搬遷后,面積擴大,經合理規劃,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其次,目前動物園采用的是五六十年代城市動物園的展出方式:鋼筋混凝土監牢式,這在動物園發展進程中已被證明是不合理的,它不但不符合現在游客的審美觀念(現在理念認為,動物園首先是一個公園,它要具備公園所擁有的良好的自然景觀,有良好的休閑氛圍,而動物是點綴于公園的明珠),同時也不符合動物福利(擁有與其自然棲息環境相類似的場所,有隱蔽的場所),造成動物出現大量的呆板行為、單調行為等精神上的毛病,影響動物健康生活。
第三,三明動物園作為三明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的場所,也有擴大動物園面積的要求,目前動物園面積過小,一些收容救護的動物由于無法得到充足的空間,而造成救護失敗,而一些救護成功但無法放歸的動物,因其野性和場地限制而無法長久養活,造成動物資源浪費。
第四,三明市區由于外來務工人員不多,造成動物園游覽的多是三明本地市民,導致每年游客量僅有十萬余人次,而三明周邊縣市市民由于三明動物園檔次不高、種類不足,且目前出行方便,紛紛選擇去外地動物園。因此,打造一個精品動物園結合生態新城建設和游樂園的建設,能在更大程度給動物園帶來生機活力,同時對游樂園和生態新城的發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