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2018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 立秋習俗有哪些?立秋吃什么

來源:百度百科 2018-08-04 19:38 http://www.413629.com/

  2018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 立秋習俗有哪些?立秋吃什么

  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立秋一般在每年陽歷的8月7日或8日,這一天太陽達到了黃經135度。立秋標志著秋天開始到來,氣溫開始逐漸下降,谷物成熟,農民迎來豐收的季節。

13745664

  2018年立秋時間: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戊戌年(狗年)六月廿六) 21:30:34

  當然,立秋和立春、立夏一樣,并不是說立秋一到馬上就是秋天了。溫度的下降也并不是立竿見影。俗話說“秋后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再過10天才正式出伏,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結束。所以立秋之后的半個月左右,炎熱的天氣還會持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不過畢竟是立秋了,天氣轉涼是大的趨勢,早晚的溫差開始加大,夜間開始有了陣陣的涼意。立秋的三候是: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大致反映了這個階段的氣候特點。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立秋預示著收獲的開始,也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氣之一。所以在漫長的歲月中,從官方到民間都對這一節氣非常的重視,也發展出許多有趣的歲時節俗,今天咱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一、立秋時節的官方活動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之一,這種季節轉換之時一直都是古代王朝十分重視的日子,也都會有官方主持的大規模祭祀活動。

  立秋的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據《禮記·月令》記載,每年立秋的時候,周天子要率領手下的諸侯、大夫等人,去王都的西郊舉行盛大的迎秋儀式,還要祭祀少昊和蓐收,這兩位在當時被認為是主管秋季的神靈。這種祭祀活動經漢代一直延續到隋唐。

  宋代的時候,每年立秋,皇宮里都要在殿內移栽梧桐樹。等計算的立秋時辰到了,史官還要報一聲:“秋來了!”如果梧桐樹能應聲落下幾片葉子,則會被認為是吉兆,有報秋的意思。

  一葉知秋

  二、立秋時‍節的民間活動

  官方的祭祀活動更多的是一種象征和儀式,而在民間,不論是出于農事還是日常生活考慮,人們對季節變換的感受無疑是更加直接和敏感的。所以從古到今,在立秋這一天民間都有非常豐富的節俗活動。由于秋季是收獲的季節,所以立秋的節俗活動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確。

  首先是各種祭祀活動。既然是祈求農事順利,那么首先要祭拜的就是土地神了。在江浙一帶,農人們一般會在立秋這一天,將準備好的各種犧牲祭品送至田間地頭,向田祖禱告祈求豐收。在貴州的一些地方,也有在立秋前后十日擇期嘗新的習俗。農民用新米煮飯獻給各路農神,然后將米飯奉給家中長輩。此外,在常州一帶,現在還保留著立秋祭奠劉猛將軍的習俗。這劉猛將軍本名劉承忠,是元末江淮一帶的指揮使,據說在執政當地的時候消滅蝗蟲有功。死后逐漸被當地人感念和祭祀。后來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因為各種機緣巧合被清政府官方敕令全國春秋兩季祭祀,以求保佑免于蝗災。現在常州一帶的民俗,應該是那時候遺存下來的。

  祭祀劉猛將軍

  其次,秋季是收獲的季節,但在湖南、江西、安徽一些山區,由于地形復雜,農民們害怕收獲的作物發霉,逐漸形成了“曬秋”的習俗,也就是在自家院子、院墻或房頂上晾曬作物。這種曬秋的農俗以江西婺源篁嶺古村最為有名,當地的曬秋從農歷六月六一直持續到九月九,現在已經成為了當地旅游業的一張民俗名片,篁嶺古村也成了國家4A級旅游景點。

  曬秋

  再次,立秋時節也有一些與農業收成相關的“忌諱”。這種忌諱往往地域特色比較明顯,但就全國來說,立秋“忌打雷”應該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一種忌諱了。許多農諺都反映了這一現象,比如“雷打秋,冬半收”,“立秋響雷,百日見霜”等等。相反的,也有“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的諺語,表明人們認為立秋時晴天,預示著好收成。雖說在今天看來,這些農諺可能有迷信的成分,但數千年農業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應該是有它的道理的。

  三、立秋的‍保健習俗

  一般來說,在季節轉換的時候,由于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容易導致人體產生疾病。所以在每年立秋的時候,各地也會有很多有特色的保健習俗,這里面有的是某種儀式,也有些是食用某種特定的食物。

  比如立秋時節,全國很多地方都流傳有戴楸葉的習俗。楸木是我國北方一種大葉的落葉喬木,秋天落葉,戴楸葉有應時序的意思。這一習俗據記載是產生自宋朝,在今天有些地方還有遺存,比如東北和山東的一些地區。不過形式上也有些變化,比如人們會將樹葉剪裁、折疊成各種形狀,佩戴起來顯得更加的美觀。

  而飲食方面,全國各地可謂是各具特色。

  比如江南一些地方,立秋這天有“啃秋”或“咬秋”的習俗。在立秋這天,人們要啃西瓜,甚至浙江的一些地區還有西瓜和燒酒一起吃的習俗,人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免除痱子、腹瀉、瘧疾等疾病。

  而在另一些地方,則流行著“貼秋膘”的說法。因為夏季天氣炎熱,人們通常胃口都不太好,體重會下降,稱為“苦夏”。立秋之后,夏季結束了,自然要把丟失的體重找回來。而且,隨著秋天氣溫的下降,人們的胃口也逐漸好了起來。所以自然要做些肉菜,好好補一補。同時,也算是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儲存些能量。

  好了,關于立秋節氣和民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您能喜歡~

  參考文獻:

  1、邱炳軍:《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年版。

  2、張勃、榮新:《中國民俗通志·節日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鳴博士)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最新版全文
  • 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將對你我生活帶來哪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最新修訂法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最新版全 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將對你我生活帶來 周祖翼講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最新修訂 直面網絡經營問題!反不正當競爭法完成修 王毅將訪問歐盟總部、德國、法國并舉行有 《網信部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適用規定》 教育部發布預警:高校招生錄取期間謹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