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圖片新聞 > 正文

安溪茶山間 土樓人不知

來源: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2011-04-24 02:05 http://www.413629.com/


輝斗樓設計通透,從三樓望下,可以看到整個天井


輝斗樓是泉州罕見的圓形土樓


聚斯樓開窗見山,視野開闊


族人都搬走了,映寶樓里,只剩七旬老人王星火獨守


聚斯樓坐落于茶園鄉村,1673年受損后,由臺灣族親資助翻修

  這些建于明清的建筑,規模宏大,巧妙宜居,現在卻只有老人留守,亟待保護

  遠看,一座座土樓點綴在排排翠綠的安溪茶山之上。走近,仔細走過每一級木梯,輕踏樓板繞過一間間房,聽村里的老人說說傳奇往事。此時,那些由泥土夯起的古老建筑,一下子鮮活起來。

  正在進行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過程中,文物工作者發現,在泉州的安溪、永春、德化、南安等地,大大小小散布著300多座土樓。其中,安溪西坪赤石村的聚斯樓,建于明初,距今600多年,是泉州現存最早的土樓。而安溪縣龍涓鄉寶都村的輝斗樓,則是鮮見的圓形土樓。

  近日,記者來到安溪,叩開了映寶樓、聚斯樓和輝斗樓陳舊的木門,尋訪土樓里塵封已久的記憶。這些土樓猶如明珠散落在田間地頭,卻少有人問津,只留老人居住。好在,很多土樓已列入縣、市級文保單位,村鎮逐漸發現了它們的價值,有些正在開發成旅游景點。土樓后裔們希望,將這些祖輩留下的寶貴財富,好好傳承下去。

土樓 方圓之間通風防火宜居

  映寶樓和聚斯樓是都是方形土樓,同樣高三層,房72間,占地均2000多平方米,分別位于安溪縣西坪鎮平原村和赤石村長坑角落。

  映寶樓建于雍正八年,站在樓前,可見門前有一半月形的池塘,正拱大門用花崗巖石砌成。跨過陳舊的木門,可見幾樣簡單的家具,桌子、凳子和正燒著開水的爐子。土樓有三扇門、三木梯,如今兩側的木梯已破損,只能從正門后的大梯上去。二樓是一間間木頭隔開的廂房,拱頂上方約3米處有一木窗,可俯瞰全村。土樓內墻,除三樓后墻開有幾扇小窗外,均不設窗。而在內墻回廊,則全嵌以木板,廣設窗欞,以通風采光,適宜居家。窗欞梁木,多精雕細琢。

  建于明朝初期的聚斯樓,是目前泉州發現的最早的土樓,距今600多年。較之映寶樓,更為簡樸,所用石塊幾乎未經加工,窗、柱也很難找到精雕細琢的痕跡。一樓的每個房間都設梯通往二樓,形成獨立的單元。三樓作為公共空間,設有神龕。而最特別的,則是東側的護翼,土墻夯起后,還用毛石護住,可防土墻受風吹雨打。

  較之方形土樓,位于安溪縣龍涓鄉寶都村的輝斗樓則是氣勢恢宏的圓形土樓,建于清道光四年。墻基用石頭砌成,高約2米,上面用夯土筑成,樓頂是瓦片,四周均有瞭望孔。大門用桐木制成,厚約10厘米。門楣設有水槽,可從上面澆水滅火。踏著木梯走上二樓,一間間房全用木頭建成,內沿設窗欞,光線極好。這座土樓,最特別的地方在于二樓半圓形處又加了一層,變成前面兩層,后面三層。從第三層往下看,可以瞧見整個土樓,也可望見村莊的田野,視野極好。

往事 深山古厝,牽出海峽情緣

  這些氣勢恢宏的土樓,建造起來費時費力,在當地算是了不起的成就。如今,映寶樓的后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依舊是土樓最早的主人王省。據傳,清雍正時,王省以養鴨為生,生活清貧。祭祖時,別人用的是山珍海味,他只能拿出田螺和鴨蛋,以至于有些人瞧不起他。為此,他暗暗發誓,不成功便不祭祖。而后,他改行做茶葉,生意大有起色,用不完的錢,還曾回繳國庫3次。之后,他建了這座土樓。如今,在第三層樓上,還保留著一個個坑,據說曾放過制茶用的鍋。細細一數,有百余個,可見當年制茶的勝景。

  而聚斯樓不僅與制茶有密切關系,還牽系兩岸情緣。傳說聚斯樓所在的赤石村,生產的烏龍茶遠銷東南亞及歐洲。為此,赤石人用茶葉換回黃金、白銀,建造土樓。根據族譜記載,明朝時,在臺灣臺北有一條街叫“赤石街”,居住者大多從安溪赤石遷過去,以安溪清水祖師(烏面祖師)、烏龍茶(烏面茶)、益生堂藥店而出名。1673年,聚斯樓受強烈龍卷風暴雨襲擊,損壞嚴重,屋面全部翻修,維修資金就是依靠臺北赤石街的族人資助。

炊煙 熱鬧不再,只留戀舊老人

  土樓房檐下的兩側,是放柴火的地方。如今,裊裊炊煙已不復存在,徒留幾把腐爛的柴枝。

  這幾年,曾住在映寶樓的王氏后人大多搬出。現在,僅有七旬老人王星火獨守著。回憶往昔,他不禁感慨,當年,幾十個人同住,歡聲笑語不斷。這么多房間,多適合孩子們捉迷藏啊。遇到兄弟幾個商議大事,就聚到院中的亭子里。亭子扛不住風雨,已經倒塌了,院中那一口養育土樓人的古井,也被填埋掉了。曾經的歲月不再,但透過留在院子里的石磨、紅漆木櫥,仍有當年繁榮的影子。

  在輝斗樓,也只住著楊三春夫妻。楊三春已80多歲高齡了,數十年來,土樓后裔陸續遷出,他和78歲的妻子王樹蘭住習慣了,舍不得搬。記者到達土樓時,老兩口不在家,但是大門敞開著,可以隨意進出。過了一會兒,老兩口從集市慢悠悠回來。見有人來訪,他們很高興,拉著大家合照。楊阿伯說,他們天天守著土樓,在附近種菜,在家里養雞養兔子,生活閑散,無憂無慮。

未來 族人擔憂,盼望開發保護

  我們所到的三幢土樓,算保存比較完好,但卻人煙稀少,少人問津。

  映寶樓雖然外觀保存較好,但內部構件已有不少損壞,樓板也有部分缺失,不能走人。“一到下雨天,感覺樓都在搖。”住在樓內的王星火老人說,因為風吹日曬,尤其是臺風破壞,大門前面的三樓已經坍塌了。每逢臺風襲來,瓦片就常掉在地上。為此,每到過年前,族人們就去翻修瓦片,但畢竟資金有限,只能簡單維修。聚斯樓的狀況也是如此。

  “過不了幾個月,我們要搬出去,沒人住了。”如今,聚斯樓還住了四戶人家,但他們都建了新房。土樓沒人住,更讓后人們擔心它們的未來。所幸的是,這些土樓大多已是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逐漸受到村鎮的重視。

  如今,龍涓鄉的輝斗樓馬上就要修繕了,一家旅游公司發現了它的價值,打算開發成旅游景點。這或許是保護土樓的一種方式。

責任編輯:hdwmn_cjf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今日(6月23日)最新油價查詢:92號、95號
  • 2號臺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臺風“圣帕”最新
  • 最高法:毒品犯罪案件數量呈下降趨勢 嚴懲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海邊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應如何逃生?螞蟻莊 松鼠的長尾巴除了能保持平衡還有以下哪種 柬埔寨關閉與泰國接壤兩個邊境口岸 日媒證實防衛費分歧致日美高官會晤推遲 伊朗處決一名受雇于以色列的間諜  閩贛中部開辟物流新通道 泉州港新增外貿 我國最北端的北極村也有投遞員嗎?螞蟻新 黨報記者八閩行·蹲點調查 | 示范爭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