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底淤泥浮到義成溝面上,形成黑色漂浮物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歷經2年多的污染、近一個月的治污,泉州市區義成溝,一直牽動著市民和相關部門的心。此前,泉州市領導曾作出批示,敲定義成溝的“管家”,并要求每周至少放水沖溝一次,解決義成溝的污染問題。就此事,市領導還一再要求泉州市考評中心跟蹤督查。
昨天,考評中心現場回訪發現,義成溝河面上的塑料等垃圾已得到清理,但是污染仍不同程度存在,整體水質尚待提高。尤其到義成溝末端,綿延約10米的溝面上全是黑色漂浮物,水根本無法流動。
義成溝所在清源街道西門社區書記程金水介紹,義成溝敲定“管家”后,他們每天增設了2名環衛工,專門負責打撈河面上的垃圾,早上和下午各一次,效果不錯。但那些黑色漂浮物,則是堆積在溝底的淤泥,陽光一曬,就從溝底冒出,他們用打魚用的網來撈,但根本打撈不起來。程書記估算,每次放水沖溝的成本都在100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就要4000元。長期下去,只能治標,不可治本。他建議在溝邊建設一個污水提升泵站,或建設污水管網連接到污水處理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泉州市考評中心人員表示,將繼續就此督促有關部門,盡力解決污染問題。
考評人員當天還啟動城區公廁市容環境衛生第二輪考評,抽評鯉城區38座公廁。發現第一輪考評時發現的通病仍存在,主要涉及:相關制度(開放時間、監督電話、收費標準等)未成文并掛牌上墻;管理員仍未實施佩證上崗;公廁設施設備損壞較多,如燈泡缺失、水龍頭損壞、沖水設施破損、遮雨棚破舊等。特別是在伍堡公廁,現場就有群眾舉報保潔不到位、廁內異味重。
記者還了解到,今起,泉州市考評中心正式啟動公交候車廊的第二輪考評,這一次將正式評分。 (本網記者 陳麗娟 田米 實習生 張清清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