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車被燒得只剩骨架
小軍知道闖禍,一言不發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哇……”昨天上午10時45分許,安溪縣湖上鄉雪山村村民陳女士正在洗衣服,突然聽到屋里1歲女兒蘇小珠(化名)的凄厲哭聲,她沖入屋內發現,坐學步車里的女兒渾身是火,頭發正燒著。
火是小珠的哥哥、3歲的小軍(化名)點燃的。當時,他陪著妹妹玩,自己玩打火機,卻點燃了學步車上的圍裙,進而引燃了妹妹身上的衣服。
目前,小珠全身30%面積Ⅲ度燒傷,主要集中在頭部、面部和頸部。至昨晚,仍在解放軍第180醫院搶救。
哥哥玩打火機 點燃妹妹學步車
昨天下午,記者趕到蘇小珠的家,房間門口還有燒過的痕跡,小珠的學步車在天井里,只剩兩根鐵桿、一塊被燒焦的布和一個快燒掉的塑料框。
事發時,小珠的父親蘇先生離家辦事,母親在屋外洗衣服,1歲多的小珠則被放在學步車上。怕她著涼,蘇先生們幾天前在學步車上還特意墊了一個圍裙。
屋子里,只有小珠的哥哥小軍陪著她玩。不料,小軍拿著打火機在一旁玩,卻點燃了火,還燒著了圍裙。火很快就燒起來了,小珠痛得大哭,小軍也嚇哭了。小珠的母親聽到哭聲,立即沖進去,看到火已把女兒頭發燒著,立即從洗衣臺里端起一臉盆水潑去。
蘇家的親戚鐘女士說,當時她5歲的女兒剛放學回來,看到小珠被燒,立即跑到房外大喊,“我丈夫剛趕回家,也趕過去救人”。小珠身上的火被撲滅后,頸部以上嚴重燒傷,慘不忍睹。
事發后,小珠的父親蘇先生趕回家,將小珠送到安溪銘選醫院,由于傷情太重,被緊急轉送到解放軍第180醫院。
全身30%嚴重燒傷 女童尚未脫險
昨天下午,記者趕到解放軍第180醫院,蘇小珠已經被送到ICU搶救。
解放軍第180醫院燒傷整形科的歐陽醫生介紹,蘇小珠大約在中午1時多入院,其全身30%的面積Ⅲ度燒傷,傷處主要集中在頭部、面部和頸部,呼吸道也被灼傷。由于頭部、面部和頸部傷處的創面較深,燒傷已經引起了組織腫脹,部分傷處仍在出血。
據介紹,小珠入院時已經處于休克狀態,目前在重癥監護病房搶救。由于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現階段的治療主要是保證小珠的生命,待生命體征穩定后再考慮植皮手術。
醫生說,要治好小珠,起碼要花10萬元醫療費。當蘇先生得知這一消息,幾乎要崩潰了,他說自己只是一個普通茶農,年收入約3萬元,家里拿不出這么多錢。
□新聞延伸
小孩如何防火防電?
泉州市消防支隊有關人員稱,要從小教育幼兒不接觸電插頭、插座等,不在靠近電源的地方玩耍;教會他們認識高壓電的標志并遠離它們。要教孩子不在火源附近玩,不玩火柴、打火機和蠟燭;教育他們知道衣服著火時迅速澆水并快速脫衣服;燙傷后迅速用涼水沖或浸泡患處;知道119火警電話。
遇人燒傷怎么辦?
解放軍第180醫院燒傷整形科值班醫生稱,首先要立即讓傷者離開火源,脫去著火的衣服,迅速用清潔冷水、冰水浸泡或沖洗被燒傷部位,不便浸泡的胸、背部位可用冷水浸濕毛巾冷敷。
創面上起水泡時,不要自行將水泡刺破或剪去浮皮,也不要勉強去清除創面上附著的異物,應先用干凈的白紗布、手帕、毛巾或衣服等棉紡織品包扎。
傷者如果出現嘔吐,應將其頭部歪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被吸入氣管或肺泡內,要盡量保持傷員呼吸道暢通。一時難以送醫院治療時,為防止虛脫,可每隔15分鐘左右給傷者喝半杯葡萄糖鹽水或淡鹽水。切忌給傷者喝大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否則會加重傷者皮下組織水腫。(本網記者 俞志村 吳佳弘 黃啟鵬 田米 通訊員 黃建偉 劉小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