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 油價“漲快跌慢”是誤解
國家發改委:油價“漲快跌慢”是誤解
針對有網民稱國內油價“漲多跌少”、“漲快跌慢”,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漲快跌慢”的問題完全不存在。
為何現在才下調?
回應:國際市場近日才到調價邊界
伴隨著美、歐債務危機日益加重,國際市場油價自8月初開始震蕩回落,9月下旬更是加速下跌。10月4日,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分別跌至每桶75.7美元和99.8美元。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國際市場油價降幅早就超過4%,但國內油價調整的主要依據是“相關油種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從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看,近日才達到4%的調價邊界條件,官方因此決定適當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
國內油價“漲快跌慢”?
回應:出現誤解是因調價機制太復雜
自2008年年底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方案實施以來,中國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累計進行了16次調整,其中10升6降,價格總水平有所上升。民眾抱怨說油價調整“漲多跌少”、“漲快跌慢”。
該負責人表示,2009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總體呈現震蕩攀升態勢,漲幅一度超過200%。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應提高70%以上,但實際僅上調了50%左右。消費者之所以會誤解,主要是由于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和調價操作辦法比較復雜以及國內外價格變化不同步的現象。
該負責人透露,官方目前正在總結評估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未來將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著手,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中新)
■本地反應 有車族叫好 加油站冷淡
油價下調消息出爐后,記者昨晚走訪泉州市民和市區多家加油站,發現買賣雙方一熱一冷的反應可謂天壤之別。
20時至21時,記者在刺桐路東美加油站、寶洲街汀洲加油站看到,前來加油的車輛明顯比往常少很多。大多車主是因為車輛沒油了,才不得不選擇這個時候來加油。當然也有車主并不知道油價下調的消息,而照常來加油。
車主黃先生通過網絡第一時間知道降價的消息,他隨即把QQ簽名改成“可喜可賀——油價終于降了”,并及時向同事和朋友傳播了這“天大的喜訊”。
來自江西南昌的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他是跑夜班的,每天晚上約要用10升柴油,降價后每個晚上能省2.6元左右,雖然不多,但還是覺得高興。
不過對于記者關于油價下調的提問,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則表示“剛來上夜班,不知道”,“還沒接到公司通知”,“油價的事要問站長,但站長已經下班了”。這些加油站對油價下調如此諱莫如深,甚至三緘其口,令人費解。
■微議
@Sastr:雖然下調了,我還是要鄙視。調得這么不情不愿的,你就不能長假前調,讓大家開開心心回趟家啊!
@辛巴斯:一切戰略性撤退都是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進攻——致偉大的戰略家××委。
@俊峰:車亮油燈很久了,我就是不加,哼!為了等降價這一天,已經受盡委屈很久了!如果明天沒到油站就拋錨那我就當街上演老漢推車!
@鍵鼠工人:油價終于降了,為什么呢?是不是為了下次漲價啊?現在的價格是原油120美元時的價格,高度懷疑下次再漲到120美元時,國內油價超過現在的油價,降一毛漲兩毛。
@茶醉:盼望著,盼望著,秋天來了,油價降了。
@傲雪紅梅123:在網友的千呼萬喚中,在發改委的搖頭中,油價象征性地降了一點,算是安慰吧。
@逍凡:希望16個月降下來,別3個月又漲上去就好。
■鏈接
油價最近幾次調整
2011年4月7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500元和400元;
2011年2月20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350元;
2010年12月22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310元和300元;
2010年10月26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230元和220元;
2010年6月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230元和220元。
(記者肖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