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檔案9姓名:林明麗
家庭住址:德化縣桂陽鄉
高考成績:637分(理科)
所在學校:德化一中
志愿學校:西南財經大學
推薦人:德化縣桂陽鄉政府
苦讀13年
沒能上大學
父親傾盡全力
也要讓子女讀書
她一個人
擔負著兩代人的夢想
前幾天,明麗在縣城找到了一份工作——給初中生補習語文和英語,一個月1200元??h城離家的60多公里,平常也只有長假才會走,因為20元的車票,對于一個月只有150元生活費的她而言,實在是一種奢侈。
瓦片房里住了三戶人家,經過右側狹窄的過道,就是明麗家的廚房了。地上堆著許多木柴,灶臺沒有煙囪,煮菜做飯時,油煙直接撲向二樓。走過搖搖欲墜的木質樓梯,來到二樓明麗的房間,一床、一桌,就是全部的家具。為防止漏雨,頭頂還拉著一張帆布。
每次明麗回家,父親都會攔著她,不讓她干活,要她專心讀書。父親對明麗的學習抓得很緊,他說,女兒經常打電話回家,但從來都不找爸爸,因為爸爸每次說的,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她和她哥哥都很怕我,小時候在家里玩,看到我回家了,就很自覺去看書學習了”。
如此嚴厲的父親在得知女兒高考成績那一刻,激動得哭了。明麗的父親讀了十三年的書,卻始終沒能如愿跨入大學校門,“在那個年代,對一個鄉下人來說,考不上大學,就意味著要回家種田”。于是,他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兒女身上。
明麗的哥哥聰明,但愛玩,中考以全鄉第一的成績考到德化一中,卻因迷上網絡,成績一落千丈,最終勉強考入泉州一所私立大學。父親好不容易湊了1.4萬元付了第一年學費,接下來的,只能依靠銀行貸款和孩子的勤工儉學。
這兩年,母親干活時弄傷的右腿手術了兩次都不見好轉,幾乎全靠父親一人維持生計。父親算了筆賬,收成好的時候,一年能賣130擔糧食,收入大概在3000多元,承擔兒子的生活費已經很勉強,如今面臨著明麗的大學學費,實在是沒辦法了。
這個有些害羞的明麗,填報志愿時,填的都是省外的院校。三年前,知識帶她走出大山。只是不知三年后的今天,她是否能如自己所愿,走向更大的世界,走向自己和父親的大學夢。
或許您的一點心意,能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您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捐助寒門學子。
一、郵局匯款
收款人: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陽光助學行動小組
收款人地址:泉州市泉秀街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15樓助學組 郵編362000
請在備注欄內,注明想要捐助的學生。
二、銀行轉賬
海都愛心助學賬號:6228480682908796910
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泉州市分行營業部
戶名:謝亞敏(本報工作人員)
銀行轉賬后,請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告知我們您想捐助的寒門學子。
本報將對捐助者一一登記,并在報紙上公布。愛心助學款將在高考錄取結果出來后,轉交給受助學生。對沒有指定捐助對象的愛心款項,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捐給需要幫助的貧困學子,捐助金額沒有限制。 (本網記者 陳邵珣 田米 謝向明 張帆 沈桂花 陳秀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