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撤點并校后,在校寄宿的中小學生多了,如何做好學校食堂供餐,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延平區對區屬29所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及寄午膳幼兒園食堂大宗食材,實行食藥監等部門源頭監管,由有資質企業統一配送的管理模式,讓學生吃得放心又營養。
統一配送食品原材料
7日早上8時許,一輛小型運貨車駛到赤門鄉中學食堂門口,跟車的配送人員將一筐筐食材搬進食堂,學校總務處主任吳桂清和食堂管理員陸盛春便對送來的食材進行仔細清點、驗收。“這五花肉蓋有經過檢疫標識的印章,還有一點微熱,是新鮮的”,“這批蔬菜貼有產地可追溯條形碼,還有食藥監部門的農殘檢測標識,可以收”……
“上學期開學以來,我們食堂的大宗食品、原輔材料就由區里招標選中的一家企業統一配送,學校不再自行采購。每周由總務處教師和食堂管理員通過專用網絡平臺向配送企業點菜,配送企業采購后送來,省力又放心。”赤門中學校長胡建生介紹。據悉,赤門中學是該區最偏遠鄉鎮學校之一,而來自大山更深處的孩子到集鎮讀中學,要么選擇投親,要么到校寄宿,目前學校共接納了58名寄宿生。赤門中學有教職工17名,教學和生管任務繁重,未實行食堂大宗食材統一配送前,學校每天還得輪派兩名教師負責到鄉鎮集市采買食材,占用時間不說,還增添了心理負擔——因對采購的食材心中沒底,怕出安全問題。
今年3月1日起,延平區開始對區屬29所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及寄午膳幼兒園食堂大宗食材實行統一配送。由中標的福建省博文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購置8輛專用車,分7條專線向區內相關學校食堂統一配送所有食品原料。
延平區教育局局長黃敏表示,此舉除了可以為學校減負,根本目的在于全力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現場監管嚴把源頭關
7日下午5時,在博文公司物流中心,工作人員對采購的食材進行抽樣再檢測、分撿、包裝。區食藥監局派駐的4名工作人員也在現場監管,嚴把源頭關。
“我們要求配送產品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并且有“QS”標志,未列入生產許可目錄的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確保各類食品原料合格并能追根溯源,從源頭上避免食品原材料由各個供貨商提供造成的安全隱患。”區食藥監局局長侯平說。
公司二樓商務部,工作人員在“食材多端進銷管理網絡系統”上公布第二天供應的品種及價格信息,并與各學校商定根據學生的飲食習慣和食材花色品種搭配制訂個性化的“食譜”,以及對食品采購需求量進行確認。
2012年以來,延平區加大財政投入,大力改善農村中小學校食堂硬件條件,完善配套設施。然而,食品采購缺乏監管,滋生了不少亂象,“過期食品”“三無食品”無法有效杜絕。
“如今這一舉措切實加強了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嚴防食源性公共事故發生,改變過去由學校食堂自行采購可能帶來的食品原料質量不合格、監管不到位以及財務管理不透明等弊端。”延平區教育局副局長王捷說:“尤其重要的是做到食源可追溯。學校食堂對接收的統一配送食材還建立了進出貨物臺賬和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及時索取質量檢驗報告。”
價格控制在合理區間
對于家長關心的食品價格,延平區教育局領導認為,要把價格控制在合理區間,千方百計減輕學校和家長負擔,但如果一味追求低價,食品安全就很難得到充分的保障。
為了將沒有實力的雜牌公司排除在外,延平區教育局特意提前與招標公司進行溝通,在制定標書時對投標公司的資質、實力、信譽、業務經驗提出明確要求。價格只作為競標條件之一,為的就是避免低價中標。中標后,配送方提供食材結算價格為南平永輝超市體育公園店當日商品價格下浮0.02%,經學校和配送方雙方簽字確認后執行。學校定期與配送方一起到指定超市記錄食材價格,并不定期對配送方提供的食材價格進行抽檢。
就目前情況看,在食材開支上,大多數學校表示與過去自行采購相比基本持平。
經過一個學期的磨合,延平區這一做法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效,除了鄉鎮學校,也在城區部分學校開始推廣。“過去,我們一直從城區超市訂貨,每天需要額外花費40元搬運費。而且超市里品種不全,還經常缺貨,菜色比較單調。”延平區實驗幼兒園新城分園炊事班長袁春妹說。現在,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幼兒園開始在菜單上下功夫,每周四晚上就通過網絡訂餐平臺訂購接下來一周的食材,蛋、肉、魚、蝦、蔬菜一應俱全,品種非常豐富。
下一步,區教育局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學校負責點菜的教師進行膳食營養學培訓,并請專家制定營養食譜,供學校選擇使用,讓學生營養攝入更科學。(詹國兵 張李子 胡鳳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安市近1.4萬畝海蟶陸續迎來采收高峰期2025-06-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