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了17年,不想再逃了,擔心害怕的日子活夠了。”這是羅某越獄逃亡17年后,主動投案自首時說的心里話。昨日,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以脫逃罪對羅某提起公訴。
遇到“老朋友”謀劃越獄
1997年3月6日,羅某因故意傷害罪、搶劫罪被閩清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據查,羅某在一起債務糾紛中,受雇到債務人家中討債,拉開抽屜沒找到錢,卻將債務人打成重傷。
當年3月28日,羅某被送往福建省建陽監獄執行刑罰。在建陽監獄,羅某發現同一號房的服刑犯卞某,是在閩清看守所里一同待過的“老朋友”。
一天夜里,羅某向卞某提起自己要服刑八年,不知道重病垂危的母親怎么樣,能不能等到自己刑滿回家的那一天。
“我的刑期比你更長呢,我們越獄算了,反正你老家四川是山高皇帝遠,要抓你回來都不容易”。卞某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羅某似乎看到了希望。兩人一合計,決定要找機會越獄。
5月26日,機會來了。當天下午14時30分,水田分隊30人在監獄干警的帶領下,到小湖勞改農場金山嶺野外從事鋤草等作業。平日表現良好的羅某與卞某,這次鋤草故意落在后面,越鋤越遠,漸漸消失在山邊的茅草堆中。
下午15時許,他們趁管教民警不備,強行從山腳往山上方向脫逃。民警隨即組織上山追捕,但未抓獲。當時正值初夏,羅某與卞某在山上躲了兩天兩夜,實在餓不住了,下山來找食物和水,在公路邊被民警發現。
兩人分頭逃跑,羅某往山上跑,卞某趴在水溝邊,躲過搜索的民警。從此,他們分道揚鑣,各自開始逃亡生活。
隱姓埋名逃亡17年終落網
身無分文的羅某一路向北,沿著火車鐵軌漫無目的地走,不知道走了多久,餓了就在路邊垃圾堆中翻找食物,困了就往屋檐下窩著瞇一下。就這樣,羅某走出福建,輾轉到江西地界。到江西后,他改走公路,并脫掉身上的囚服,徒步500多公里來到浙江省境內。
羅某經過浙江省龍游縣、江山市等地,來到浙江溫嶺市。在這里,他找了一家磚廠安定下來。后來,他覺得在磚廠太苦太累了,出去學開挖掘機,但是經常被查身份證。無奈,他又回到磚廠打工。羅某先后到溫嶺市、天臺縣,均在磚廠打工。
期間,羅某撿到一張李某身份證,長得跟自己有點像。他就以該身份與當地一名陳姓女子同居,生育兩個女兒。有了安定住所和家,羅某卻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天天擔驚受怕。他不敢與家人聯系,也不敢回四川老家。
2014年12月23日,天臺縣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所工作人員在走訪辦理暫住證時,發現磚廠李某的身份證是無效證件,查無此人。
于是,派出所民警找到李某的妻子陳某。“他(羅某)說老家在四川,但10多年從沒回過老家。”陳某也覺得丈夫怪怪的,從來不提起往事。民警覺得可疑,帶他回派出所調查。
“有什么事,你就坦白告訴警察吧,我一定會等你,養好兩個女兒。”陳某鼓勵丈夫向民警交代實情。
羅某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隱瞞了17年,不想再逃了,擔心害怕的日子活夠了。”羅某向警方自首,交代自己17年前從建陽監獄越獄的犯罪事實。
2014年12月24日,天臺縣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打電話給福建建陽監獄,通報羅某的情況。12月30日,羅某被押解回建陽監獄。至此,17年前建陽監獄越獄脫逃的兩名服刑犯人均已落網。
據介紹,卞某逃出監獄與羅某分開后,到過重慶、廣東等地打工。2011年12月8日,他主動投案,并于2012年被起訴判刑。(東快記者 劉清華 通訊員 徐維莉 蔡艷敏 游嗣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助力福州“迎峰度夏” 可門發電日發電量突2025-06-30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