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寧德市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錢袋子”都更鼓了。根據國家統計局寧德調查隊公布的數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6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35元,增長8.2%,收入絕對值自2012年以來首次超過南平,高出34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6元,比上年增長9.1%。
寧德市城鎮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南平
據居民收支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寧德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64元,比上年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在九地市中排位第八,高出南平347元。這是自2012年城鄉住戶一體化調查開展以來,城鎮居民收入絕對值首次超過南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和行更加講究,為經營戶創造了利潤空間。如壽寧下黨開發紅色旅游吸引外地游客,客流量最多時達到每天200多人以上;另外主打健康牌,開發硒鋅食品產業鏈,對相關產品的銷售全面鋪開,在壽寧一般葡萄的價格為6~7元,而硒葡萄的價格高達30元以上,無形給經營戶創造了巨大的利潤空間。與此同時,一些縣市的“拳頭產品”價格復蘇,如柘榮的太子參去年行情很好,價格同比增長120%,為柘榮城鎮相應的一產和三產業者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此外,政府政策扶持也初見成效。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經營凈收入成為了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主推手”。人均經營凈收入845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15元,增長21.8%,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70.9%。
農民收入增幅
保持全省前列
2016年寧德市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全省前列。據居民收支調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6元,比上年增長9.1%,增幅比全省高出0.4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二。
經營凈收入穩定增長,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人均經營凈收入8084元,增長8.6%,增收貢獻率為56.9%,拉動農村居民收入增長5.2個百分點,在收入構成的比重和增收貢獻率上均為第一。如,農產品價格上漲拉動第一產業經營收入增長。2016年以來,寧德市鮑魚、黃瓜魚、海帶等水產品、水蜜桃、葡萄等水果和太子參等中草藥的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有較大提高。
此外,隨著就業機會的增加,以及工資標準較高或有所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也保持較快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4082元,增長10.5%,增收貢獻率達到34.5%,拉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1個百分點,在收入構成四大項中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記者 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