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當千家萬戶都在團圓歡聚、享受佳節時,卻有這么一群人,為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容環境,默默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換來整個城市的清潔,他們被人們稱為城市的“環衛天使”。
黃官生,是東僑環衛處一名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在環衛一線,60歲的黃官生已經工作了整整15個年頭。
1月17日上午,記者在東僑經濟開發區富春路段見到黃官生時,他正麻利地用掃帚對路邊的垃圾進行清掃(如圖)。富春路一帶,既有居民小區,又有在建工地,人流、車流均比較大,因此環衛壓力不小,黃官生一手拿掃帚一手拿簸箕,不一會,垃圾就裝了滿滿一簸箕。
“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了,拿起掃帚后基本就忙不停了。”黃官生說,因為夜里有一些攤販會在路邊擺攤設點,常常會遺留下不少的垃圾和油污,所以每天一上班,其都要對路面來回多次地進行清潔與打掃。“我做了這么多年,群眾對我的工作都是非常滿意的。”黃官生笑盈盈地說:“有一次同事來替我的班,我回來后,還有群眾和我說‘還是你做得好’。 ”
“很多人覺得環衛工作是一個用不上腦子的工作,其實環衛工也要動腦子,要想怎么做才能做得又快又干凈又省力。”說著,黃官生就向記者示范起自己的一些“工作技巧”。“你看,掃帚正著掃、側著掃、推著掃,效果都不一樣。掌握了用掃帚的技巧,別人掃10米的時間,我可以掃20米。”
記者了解到,黃官生1956年生于越南,父母是廣西人,21歲時被安置回國,此后便在寧德安了家。15年前,黃官生應聘到東僑環衛處成為一名環衛工人,“可以說整個東僑我都掃過,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談起工作,黃官生飽經風霜的臉上卻洋溢起一種特有的神采。
如今,即便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黃官生仍沒想過停下手中的掃帚。“我現在身體還行,退休有社保,我這邊繼續工作,還可以再賺點錢貼補家用,挺好的。”黃官生告訴記者,其對目前的工作和生活都挺滿意,唯一的遺憾是大女兒患有精神疾病,還需要人照顧。
談起春節的安排,黃官生告訴記者,自己會和平常一樣,繼續工作。“環衛工作雖然簡單,但是不能停下來。尤其是過年過節,生活垃圾會比平常多很多,光小區燃放煙花爆竹遺留的垃圾就要掃好幾車呢。”言至此,隨后黃官生話鋒一轉,“但是春節大家就是圖個熱鬧、喜慶,我們會理解的,這個時候我們苦點、累點,但能讓大家過個好年,這都沒什么。”
“春節,苦點、累點,沒有什么。”黃官生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讓記者深受震撼,從黃官生的話里話外,記者充分看到了他對環衛工作的堅守和熱愛。即便記者問及是否在工作時曾遭遇過冷眼或不理解時,黃官生仍樂呵呵地說:“這幾年,大家環保的意識提高了很多,亂吐亂扔行為減少了很多。環衛工作嘛,我們做八分,還有兩分還要靠大家一起維護,所以說我這個工作越做越有價值了!”(記者 夏巖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