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翠屏湖緊鄰古田縣城東郊,群山環抱,水質澄澈,空氣清新,素有“福州后花園”之美譽,是度假、療養的好去處。2013年,古田縣政府決策實施“湖城一體”戰略,以翠屏湖為核心,建設宜居宜業古田生態經濟區。古田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多措并舉,打好環境保護“組合拳”,致力服務環翠屏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強化大局意識
明確責任范疇
“院黨組高度重視縣政府‘湖城一體’戰略,專題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意見,以切實提升服務水平。”據古田縣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縣政府“湖城一體”戰略,該院黨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了《服務“湖城一體”戰略,開展翠屏湖綜合治理工作意見》及實施方案,為強化翠屏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指導性意見。同時,要求該院各內設機構組織學習《工作意見》及實施方案,明確自身工作任務及責任擔當,將保護翠屏湖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納入檢察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
與此同時,該院組織召開動員大會,邀請項目負責人詳細介紹“湖城一體”戰略內容及重大意義,重點解讀國家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文件精神,促進干警深刻認識檢察機關為發展環境和生態環境建設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強化監督方式
加大打擊力度
“古田縣檢察院不僅督促關停違法排污企業,還繼續跟蹤監督該企業做好生產廢渣等遺留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咱們群眾就應該為如此負責任的部門點贊!”家住翠屏湖畔泮洋村的陳先生如是說。
古田縣檢察院生態檢察科負責人介紹說,該院以翠屏湖為主線,嚴厲打擊發生在環湖范圍內的濫伐林木、非法占有農用地、非法采礦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建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采取捕前引導、捕后督導方式提高辦案效率,防止案件久拖不決,確保對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的打擊力度。今年以來,共起訴環翠屏湖生態犯罪案件14件15人,皆作有罪判決。
該院積極開展偵查監督工作,密切關注翠屏湖綜合治理過程中存在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持續開展“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加強同林業部門的信息通報和協作配合,積極參與各項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專項整治,整體推進專項監督活動。
同時,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執法合力。該院積極協同林業、水利、礦產資源管理部門開展專項活動,加大對林業采伐、違規占用林地等活動的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濫伐林木和違法開采礦產資源等行為。如向縣環保局移送線索,督促關停一家無證排放污水、嚴重污染翠屏湖水質的“三無”生皮鞣加工廠,并跟蹤監督該廠做好生產廢渣等遺留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
強化服務效果
延伸預防觸角
在強化服務效果方面,古田縣檢察院堅持恢復性生態,重視開展補植復綠工作。會同森林公安、法院創設“林業車載巡回法庭”平臺,深入當地主持調解工作,促成犯罪嫌疑人與林權所有人達成補植復綠協議,及時、有效恢復受損林地的植被。
截至目前,古田全縣對今年確定的“補植復綠”林地317畝進行樹苗補種,驗收成活率平均達85%以上,造林質量合格。在開展“補植復綠”工作過程中,存在部分嫌疑人因年老家貧無法實行“補植復綠”、補種成活率低等問題。針對已結案的生態犯罪中違法行為人喪失恢復生態能力及案件結案后1年內林地植被沒有恢復的問題,科室聯合縣法院、林業局建立“生態修復專項資金”。重點圍繞該縣環城、環湖、高鐵高速及重點區位中的生態脆弱地帶之中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開展生態修復及造林更新、撫育管護,努力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該院還十分注重生態環境法治宣傳,組織干警主動深入林場、礦山、企業、村居,通過巡回宣傳、法制講座、圖片展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環境資源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傳播到群眾中去,提高群眾的法治觀念。同時,結合執法辦案,以案釋法。對葉某某失火一案,深入位于城西寶峰村的案發現場,組織案發地干部、群眾、相關執法部門工作人員旁聽案件審理,開展三級聯動大化訟;現場向村民發放傳單,結合林業案例和宣傳圖片,讓廣大群眾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違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強化警示教育效果。(本報記者 黃錫順 通訊員 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