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國縣級科協建設現場會在福安召開,來自中國科協以及16個省科協組織的有關負責人會聚一堂,共同探討基層科協組織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思路、新舉措。
如此高規格會議為何在福安舉辦?“‘上面有政策、橫向能聯合、基層強配合’這是寧德市推動科協事業長足發展的試金石。”福安市科協主席鄭志介紹說,福安市把科協工作納入全市工作總體布局,先后出臺了《中共福安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科協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支持科協組織開展工作的政策文件;成立以福安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涵蓋組織部門、“兩辦”等單位,發揮“樹藤效應”加強部門間的橫向協作;同時,積極推動科協組織向鄉鎮,向村居、企業、學校等延伸,不斷完善組織機構,強化了基層的協調配合。
這是寧德市各地科協組織探索服務經濟發展新模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科協創新思路,強化科協組織與相關部門工作結合,科技服務與產業轉型升級結合,科普宣傳與基層“地氣”結合,精準發力,取得明顯成效。通過引才引智高位嫁接,邀請院士專家為電機電器企業“把脈問診”,開展對寧德市電機電器千億產業集群區發展的技術扶持與幫助,推動寧德市電機產業轉型升級,促成了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與寧德市科協、福安市科協亞南電機、閩東電機等7家企業建立福安市電機產業會企協作創新聯盟。依托這個合作平臺,福建亞南電機有限公司與杭州易泰達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時間簽訂了一項技術合作協議。
在服務現代農業發展方面,在科協組織的協調下,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和福安市葡萄協會共建葡萄產業學會服務站、福建省農林大學園藝學院和福安市水蜜桃協會共建水蜜桃產業學會服務站。同時寧德市科協所屬學會(協會)還與扶貧開發重點村掛鉤開展智力扶貧活動,對重點村農業生產發展給予精準科技扶持。
為進一步提高科普宣傳效果,市科協強化部門聯動,協同推進,福安市科協還創新宣傳載體,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和產業優勢,開辟出了水蜜桃科普走廊→溪塔刺葡萄科普步道→曉陽農博館→白云山地質科普博物館、賽岐萬畝葡萄基地→溪柄貝牛百卉園→松羅農耕文化園等科普旅游線路,確保科普宣傳接地氣、見實效。(楊洋 陳瑞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