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秋老人身前照片。
一個有著無限真愛的“阿爸”,溫暖過無數人的心;一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老人離世,引發一座城市的悼念。
王華秋——寧德“晚晴”志愿服務隊的隊長,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他是眾人口中的“老頑童”,他有著許許多多喊他“阿爸”的孩子和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二十多年來,82歲的離休老人王華秋,資助近千名面臨困境的孩子,免費讓他們借住,教他們讀書、唱歌、跳舞,他的家成了孩子們最眷戀的“青春驛站”。在他的倡議下,晚晴愛國主義教育歌詠報告團成立,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中專院校,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
從風華正茂的青年到兩鬢斑白的老人,王華秋先后擔任過二十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時間跨度半個多世紀,因為這一項一不占編制,二不拿工資的工作,他成為了很多學生心中的榜樣。他用一生的堅持,溫暖了無數閩東人的心。
王華秋與他的“孩子們”。
人生最后一堂課
提起“阿爸”王華秋,閩東一帶的人都不陌生。年過八旬的他,依然激情滿滿、四處活躍。每天除睡覺時間外,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的,到各大技校、職高、師專擔任語言口才課老師,組織“晚情”志愿者活動,免費辦鋼琴培訓班、口琴培訓班。他每天早出晚歸,回到家后,還要給孩子們輔導功課,一天到晚他忙得不亦樂乎。
他曾說:只要大家都多一點點奉獻精神,不計回報,世界就多了許多溫暖和愛。
11月23日下午2時許,王華秋老人應邀前往蕉城區五小校園,為孩子們講紅色故事。而在此之前王華秋身體狀態也一直不太好,但他依然堅持去蕉城五小,只為給孩子們講幾個紅色故事。用他自己的話說,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會感覺越活越年輕了,我樂意一直這樣當“孩子王”!
據當地媒體報道,當天下午3時30分,結束完授課后,王老在返回途中突然感覺身體不適。臉色發白,直至癱倒在地,隨行的阮姓老師立即撥打120電話,15時40分,醫務人員趕到現場為王華秋做了一系列搶救措施后,老人已經沒有任何生命體征,被當場宣布死亡。
當天下午在得知王華秋老人不幸離世后,許多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的市民紛紛趕來守護他。
劉圣輝建立微信群,希望為王華秋拍攝紀錄片。
欠“阿爸”一個紀錄片
當晚6時許,現場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追思儀式后,大家將老人輕輕扶入冰棺,送往市醫院太平間暫時安放。王華秋的學生、收養的孩子也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抵達現場。
據了解,王華秋的遺體告別儀式時間暫定為11月28日上午9點30分,出殯時間為11月28日上午11點前,地點于寧德殯儀館。
王華秋的突然離開,轟動了整座城市,令他身邊的學生、認識的朋友都表示無比心痛。這兩天,許多寧德市民通過建立微信群悼念王華秋老人的離世,大家紛紛祝福王華秋老人一路走好。截止記者發稿前,僅哀悼群就有200余人,不少人還在“阿爸之家”個人網站發悼文,悼念他們心中無所不能“阿爸”。
知道了王華秋離世的消息后,大家都非常悲痛,為了傳承他的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有人提議,將他的生平事跡拍攝成紀錄片、建立紀念館、保留他現有的房子,讓更多人學習“阿爸”精神。
“阿爸一生溫暖了許多人,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之前答應過他,給他拍一個紀錄片。現在,欠阿爸一個紀錄片,愧疚!”市民劉圣輝在得知王華秋老人去世后,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老人離世的消息,并留下了上面這段話。
在得知“阿爸”離世后,劉圣輝組建了“阿爸公益記錄片”微信群,他希望“阿爸”的孩子、家長們,如果有“阿爸”身前的影像、照片以及個人事跡等資料,能夠與他取得聯系。劉圣輝告訴記者,雖然與“阿爸”只有過幾次見面,但被他身上的奉獻精神所感動,他決定為“阿爸”拍一個紀錄片《欠阿爸一個紀錄片》,感謝他為這個城市所做的一切,也讓更多的人學習“阿爸”精神。
網友留言追憶懷念
王華秋老人逝世的消息傳出,寧德的網友紛紛在網絡留言對這位可敬可親的老人寄以深切哀悼。
give up: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奉獻一生,學生時代的好阿爸。人民眼中的好干部,優秀共產黨員。
曉緯:好老師,一路走好,感謝您為寧德教育事業的付出
vienna :印象中他生龍活虎,冬天可以只穿一條薄運動褲的,充滿正能量的可愛老人,心里不是滋味……一路走好。
灰吖灰嘚喲 :對這個陽光的老爺爺只有三面只緣,但是印象還是很深的。今年我們系歡送會他被邀去當嘉賓,下著大雨他也不要師妹給他撐傘,上臺下臺都是蹦蹦跳跳的。附小少先隊活動時他也系上紅領巾和小朋友們一起拉手風琴唱隊歌。最后一面就在今早,附小運動會開幕他也來了,但是顯然沒有之前那么精神了。他的故事我還沒聽完……華秋爺爺一路走好!
榮英:記得您一直告訴我們生命在于運動,您給我們留下的永遠都是正能量和無私的愛。您一直都說您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活到100多歲的。您還不準我們給您買保健品,您所有的工資都奉獻給了貧困的孩子,自己確過著清貧的日子!此生有您這樣的老師是我的榮幸!希望來生您一定要家庭美滿,長命百歲!我還要做您的學生。
琚森森:雖然我是外地人,但是阿爸喜歡吃紅燒獅子頭,每次來吃飯都吃的干干凈凈,還自己收拾餐桌。和大家說笑,經常看他騎著單車穿梭在寧德的大街小巷。星期天總有三兩學生作伴。前幾天還看到他,想不到今天已經天人永隔。
相關連接:
王華秋,北京西城區人,1934年8月生。2002年至2008年先后被評為省優秀志愿輔導員,省、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省、市離休干部先進個人,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省十佳少先隊志愿輔導員,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優秀輔導員,省體育文史工作先進個人等;2008年后獲全國志愿服務貢獻獎、省關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貢獻獎、改革開放三十年少先隊突出貢獻獎,并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