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fā)布新春大片講兩個女兒的故事 用iPhone11pro拍攝
距離春節(jié)還有兩周,蘋果今年的春節(jié)短片《女兒》也正式出爐了。跟前兩年一樣,仍然是「知名導演+iPhone 拍攝」的熟悉配方,不過這次國人最熟悉應該還是主演周迅。
雖然蘋果今年的春節(jié)短片不是由中國導演執(zhí)導,但主創(chuàng)團隊依舊來頭不小。導演是2017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電影《隱藏人物》的導演西奧多·梅爾菲,而攝影指導勞倫斯·謝爾最近的一部作品,就是最近橫掃各大電影節(jié)的《小丑》。
從陳可辛的扣人心弦的《三分鐘》、賈樟柯平緩細膩的《一個桶》,到今年周迅主演的《女兒》,它們除了都是用 iPhone 拍攝外,還有一個始終不變的主題——回家。
兩個「女兒」的故事
正如片名《女兒》,這一支8分鐘的短片,講了兩個女兒,三代人在除夕夜重聚的故事。
周迅飾演了一位單親媽媽,獨自一人帶著女兒在重慶開出租謀生。影片開頭客人因為周迅帶著孩子不愿搭的她的車,周迅的黃色出租車在一眾紅色出租車中顯得格格不入,也映襯出她作為單親媽媽的不易。
而這位單親媽媽何嘗又不是別人的女兒呢?在一段長達15秒的長鏡頭里,周迅回憶了與母親發(fā)生爭吵,帶著還在襁褓之中的女兒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
影片不只是以周迅的角度來講述,還有她女兒的視角,小女孩通過一個自制的「萬花筒」,看到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而非枯燥艱苦的生活。
雖然片中的周迅是一個獨立堅強的女性,但和女兒討論起餃子的時候,還是不禁想起母親以前過年包的餃子,是她最喜歡的韭菜雞蛋餡。
在一個下著暴雨的除夕夜,周迅正準備提早收車回家,但在女兒的請求下決定載上一位在暴雨中打車的婦女,而這位婦女正是周迅多年不見的母親。
原來,周迅的母親這么多年來都在尋找她們母子。最后周迅一句「媽,我餓了」,母親拿出了保溫瓶里的韭菜雞蛋餡餃子,她與母親多年的恩怨也隨之煙消云散。
從《三分鐘》、《一個桶》到《女兒》,蘋果依舊在講一個關于「回家」的故事。
陳可辛的《三分鐘》,講述了一個列車員與兒子僅在火車停站3分鐘時相聚的故事,為了讓更多回家,她不能回家。
賈樟柯的《一個桶》,是一個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春節(jié)后返鄉(xiāng)的故事,離家時母親對兒子的惦念,正是無數(shù)游子每年千辛萬苦都要回家的原因。
今年的《女兒》,即使女兒已經(jīng)不再回家,但母親依然努力要找回這個家,最后三代人的團聚更是對「回家」最好的詮釋,因為家人在哪,家就在哪。
普通人能用 iPhone 拍出這樣的大片嗎?
跟過去兩年一樣,蘋果的春節(jié)短片除了劇情本身,更想讓人了解的,還有導演是怎么用 iPhone 拍攝出來媲美電影大片的的質感,這一次《女兒》的導演和攝影指導也來到了上海環(huán)貿 iapm 的 Apple Store 進行分享。
從影片花絮可以看到。片中的那一段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勞倫斯·謝爾是手持 iPhone 11 Pro 完成的,這樣的拍攝方式在影片中還有不少,導演表示這次的拍攝幾乎「沒有對 iPhone 進行任何特殊處理。」
你可能還記得蘋果2018年春節(jié)短片《三分鐘》,在影片火了之后,「陳可辛的 iPhone X 和你的 iPhone X 不一樣」的話題也火了,原來要拍出這樣的大片需要不少昂貴的「外掛」: Beastgrip 支架和轉接環(huán)、大疆的手持云臺和航拍無人機、售價八千的日光可視高清顯示器、多個鏡頭拼接起來的拍攝鏡頭……
這一次兩位好萊塢大咖并沒有過多的依賴這些昂貴的「外掛」,更多是用 iPhone 11 Pro 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意完成拍攝。
比如利用 iPhone 11 Pro 的超廣角鏡頭,在有限的空間內拍攝長鏡頭,這樣一來一鏡到底也曾呈現(xiàn)出更豐富的場景細節(jié)。
攝影指導勞倫斯·謝爾表示,得益于 iPhone 11 Pro 擴展的動態(tài)范圍和影院級的防抖功能,他可以在更多場景進行手持拍攝,「感覺像在使用專業(yè)攝像機」,同時因為手機體積更小可以使用更多的場景。
西奧多·梅爾菲和勞倫斯·謝爾證明了一部好片不一定需要昂貴的器材,比如片中小女孩通過萬花筒的角度來看世界,使用的是一個由礦泉水瓶改裝的道具,來拍攝出一些特別的畫面,類似的視角轉換陳可辛在《三分鐘》也曾用到。
那是否意味著普通人能輕易用 iPhone 拍出這樣的《女兒》這樣大片嗎?蘋果每次的春節(jié)短片,都會引發(fā)網(wǎng)友的這樣討論。
很遺憾,并不能。不是因為你器材不夠好,從片尾的字幕你能看到,背后還需要一個專業(yè)的制作班底,更加重要的是審美和創(chuàng)意,蘋果既然請了好萊塢專業(yè)的導演,他們的水準就注定和普通人不在一個等級。
可這重要嗎?
我們大多數(shù)人追求的并不是拍攝專業(yè)的大片,而是在日常中記錄生活。導演在影片中對鏡頭防抖、4K 拍攝、三攝系統(tǒng)的運用技巧,但凡能活用一兩個,都能在拍攝出不錯的 vlog,讓你在朋友圈中脫穎而出了。
要做到這點并不難,今天下午西奧多·梅爾菲和勞倫斯·謝爾就在活動現(xiàn)場教學了一些使用 iPhone 技巧,現(xiàn)場不少媒體同行不到幾分鐘也能拍出一些「媲美好萊塢導演」的片段了。
像 iPhone 11 Pro 這樣的智能手機,它未必能讓你拍出像《女兒》這樣的大片,但卻降低了每個人拍攝「專業(yè)級作品」的門檻,可以隨時隨地像好萊塢導演一樣記錄生活,就像導演西奧多·梅爾菲說的:
有了這樣一個工具,你再也不能以器材為借口不去拍攝了。
從圣誕到春節(jié),各大品牌的廣告大戰(zhàn)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春節(jié)已經(jīng)成為已經(jīng)成為各大品牌的廣告大戰(zhàn),這點和西方的圣誕節(jié)越來越像,在很多歐美國家,觀看各大品牌的圣誕節(jié)廣告,已經(jīng)變成像中國人觀看春晚這樣的傳統(tǒng)。
其中每年最受期待的,莫過于英國老牌百貨 John Lewis,這家擁有150年歷史的百貨商店,在廣告營銷卻從不落伍。
John Lewis 的圣誕廣告,每年用一段2分鐘左右的無對白 MV 來講述一段圣誕節(jié)的溫暖故事,廣告中基本不會有任何品牌植入,而是用故事表達圣誕節(jié)禮物的背后的意義,巧妙地和自己百貨品牌的定位完美契合。
John Lewis 幾乎每年都是 YouTube 上播放次數(shù)最多的圣誕節(jié)廣告,也帶動了更多品牌加入了圣誕節(jié)的廣告大戰(zhàn)中,開始像拍電影一樣拍廣告。
這也讓圣誕節(jié)成為了一個含金量極高的營銷節(jié)點,雖然這些廣告往往不直接帶貨,但卻創(chuàng)造了消費者需要被滿足的需求,這或許也是 John Lewis 上半年虧損2590萬英鎊,但卻依然投入700萬英鎊在圣誕節(jié)廣告上。
而近年來春節(jié)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沿用的也是同一個套路,那就是降低廣告中的營銷感,依靠「走心」來打動觀眾。
與圣誕節(jié)不同的是,「回家」才是春節(jié)廣告永恒的主題。蘋果的春節(jié)短片,去年支付寶請許鞍華拍攝的《七里地》,還有刷屏朋友圈的《啥是佩奇》,都是利用中國人的返鄉(xiāng)情結,在這場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活動中,試圖攪動每個人的思緒。
希望在以后的春節(jié)里,能看到更多「走心」的春節(jié)廣告。我們也有理由對蘋果有更高的預期,畢竟如果說 John Lewis 是地球上最會拍廣告的百貨公司,那么拍出過《1984》、「Think Different」這些經(jīng)典廣告的蘋果,可以說就是地球上最會拍廣告的科技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