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8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日前刊文稱,“網購星期一”預期將是今年、甚至美國有史以來網絡“血拼”最熱鬧的一天,但黑客也將趁這一天大肆竊取消費者的信用卡資料。聯邦調查局(FBI)網絡犯罪投訴中心指出,去年全美近1.6萬人遭遇網絡詐欺,損失超過4800萬美元。
據報道,阿朵比分析公司(Adobe Analytics)估計“網購星期一”的銷售額預期將比去年上升16.5%。專家建議消費者在11月27日開始網購前,應先做好相關保護措施,例如采用“雙重認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亦即在電郵和社交網站等行動賬號可多加一層障礙,以免密碼遭竊。
采用雙重認證措施時,用戶可能通過簡訊收到SMS認證碼,供登錄時使用。雖然這么做多道手續,并多花幾秒鐘證實你的身份,但僅付出極小代價,即可換來信息安全。
網絡安全公司Ping Identity總監瑞克說,消費者以為金融賬戶面臨遇駭的風險最大,“事實上,黑客是經由你的電郵賬號,重新設定其他網站的所有密碼”。
專家還建議其他幾項保護措施:
1.絕不重新使用遇駭密碼:網絡商店一旦遇駭,消費者最關心的是信用卡信息被竊,但瑞克說,許多大規模的個資遇駭后,重新使用密碼會使情況更糟;黑客取得你的密碼后,他們很可能使用相同密碼登錄你的所有其他賬號。瑞克建議,與其使用通行密碼,不如采用“通行短語”(pass-phrase),它是由只對你有意義的一串字句組成。
2.刪除網絡儲存:黑客可到各種存儲平臺,進入你的報稅、銀行明細表等檔案,取得高度敏感信息。瑞克表示:“檢視刪除你不再需要的檔案,不肖之徒即使駭入你的賬號,你的損失會少得多。”
3.自己點閱網站:網購民眾尤須提防彈出式廣告(pop-up ads)以及貌似知名零售商發送的電郵。網絡安全公司Domain Tools指出,約四成美國消費者曾是惡意網釣詐欺受害者,即使91%受害者知道有這種詐欺的存在。
4.加入交易監視警告(transaction monitoring alert):若加入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的交易監視警告,一旦信用卡或銷賬卡被使用,可立即接獲通知。業者提醒,曾出現過消費者銀行信息被竊,并賣到黑市,若已登記交易監視警告,消費者可立即駁回不是他們本人進行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