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成本上漲帶動市場變革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了解到,蘇寧并不是唯一一家研發“綠色快遞”的企業,此前,京東推出了循環包裝袋,以抽拉繩完成包裝袋密封,目前已經在配送環節投入使用了數千個循環包裝袋,未來還計劃投用上百萬個。而京東物流在全國自營冷鏈B2C配送使用保溫周轉箱,可循環200次以上,代替一次性EPS泡沫箱。
與京東不同,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則不斷升級快遞保障箱的材質,菜鳥網絡在全國范圍內投入了約500萬個可以生物降解的快遞袋子,目標到2020年,行業總體碳排放量減少362萬噸,50%的淘系電商快遞包裝替換為全生物降解綠色包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了解到,多家企業紛紛試水綠色物流。其背后與當前價格高漲的瓦楞紙價格息息相關。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瓦楞紙在今年一年價格暴漲了近七成。
物流方面也明顯感受到了“紙價”上漲。據蘇寧方面透露,與蘇寧共享快遞盒同等規格的單個瓦楞紙箱成本在0.6元左右,而今年成本會在此基礎上再度上漲20%到30%。但單個蘇寧共享快遞盒25元,可循環使用1000次,單次0.025元,成本可減少95%左右。
截至10月,蘇寧所投放的5萬個共享快遞盒已累計節約了650萬個快遞盒,總成本減少68%。到2018年蘇寧預計投入共享快遞盒總數達20萬個,所節約的成本將達到百萬級。石朋飛介紹稱,北京地區蘇寧快遞紙箱的回收率已穩定在30%左右\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王思思
問題
用戶推行仍困難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了解到,蘇寧物流從今年4月起便推出使用可循環包裝箱來代替紙箱的“漂流箱行動”計劃,“截至10月,蘇寧共投放了5萬個。
但是在推行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
“比如有的用戶就是看上了共享快遞盒,希望不被回收走留在家用,這就增加了快遞員和他溝通的難度;有的用戶將快遞發送到公司,需要下班后將物品拿回家,回收后的快遞盒不方便他打包拿走;還有的用戶對于重復利用的快遞盒的衛生情況表示擔憂,并不希望自己購買的物品擱在共享的盒子里,我們在推行共享快遞盒的過程中,這些問題經常會遇到。”石朋飛表示,共享快遞也需要時間來引導客戶,目前在北京地區,他們主要對四環以里的用戶推行共享快遞盒。蘇寧在未來也會在共享快遞盒里增加手提袋、隔離袋,來優化用戶的使用感。
據悉,雖然目前蘇寧共享快遞盒只用于高端3c類產品,但未來3C商品、母嬰、快消易碎品及其所有拆零商品,蘇寧希望將逐步使用共享快遞盒投遞。計劃到2018年,蘇寧將共投放20萬個漂流箱,逐漸放大共享和循環包裝在綠色物流中的應用。(記者 王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