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餐飲快時尚化趨勢
推出新產品是關鍵
公開資料顯示,味千中國是日本“味千拉面”連鎖店的中國內地與香港總代理,1996年成立,1997年便在深圳華強北開出了在大陸市場的第一家門店。到2011年年初,一共用13年時間完成了500家店面的布局。如今,味千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整整有20年時間。
但是目前的現狀卻是,快餐市場低端的中式拉面遍地都是,西式快餐也逐漸對味千拉面形成可蠶食的態勢,餐飲行業的競爭未來集中在更多的產品形式、口味、門店環境的競爭上,并且越來越呈現出快時尚化趨勢,味千拉面從單純的午餐、晚餐,變為上午茶、下午茶、夜宵的全天候經營模式,也變相地加劇了自身適應消費者,打造優勢產品、特色服務的難度。
“味千拉面最便宜的一碗面也要23元左右,貴的在35到40元左右,這樣的消費,基本屬于高端市場需求,但是從其店面數量,以及大眾化餐飲經營的形象來看,又與這種中高端定位有一定的矛盾,所以產生了價值與價格的背離感。”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說。
而從行業趨勢來看,餐飲行業競爭加劇,高開店率、高淘汰率成為行業新常態,“購物中心+餐飲”的模式也面臨著由購物中心同質化帶來的人流聚集效應降低、客源不足的局面 。
味千拉面在財報中稱,北上廣深四大城市每個月餐飲店的倒閉率有10%,年復合倒閉率超過100%。味千將專注于梳理現有門店,采取更為穩健和集中的開店策略,繼續擴展餐廳網絡及加大成熟市場(如北京、江蘇、浙江及上海)的密度。
其實,味千中國也不是沒有做過努力,味千拉面推出的多層次副牌戰略,也是從很早就開始進行,包括此前的和歌山、味牛、麻布十番,以及新近推出的喜多藏、西屋武藏、東京時尚、i燒等多個品牌。此外,味千中國還在兩年前開始大力發展O2O戰略;對店鋪進行智能化升級、發展外賣業務、推出移動支付業務等。但時至今日,其成效顯然非常有限。
對于下半年的行業情況,味千(中國)指出,行業將迎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若能主動順應餐飲業發展趨勢,并積極研發智能化技術,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將能在行業轉型中更好地把握發展機遇。
路勝貞說,“在競爭加劇、飲食行業亟需進行戰略整合創新的宏觀環境下,建議味千拉面不要急著進行店鋪擴張,一方面,要從產品自身的質量上重新塑造起營養美味的形象,第二要適應餐飲快時尚化的趨勢,在主打產品之外,加速推出新產品。”
他還表示,“味千還需要根據每年的不同季節,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進行幾款主打產品的打造,帶動整個產品的活力,拉動單店坪效。在這種策略下,還應該做好相應的活動帶動,形成足夠的消費話題度,我覺得味千拉面還是有較大的反彈空間的。”(記者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