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西藏專業力量為野生動物筑起草原保護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7-09-09 15:47 http://www.413629.com/

  中新社拉薩9月9日電 題:西藏專業力量為野生動物筑起草原保護網

  作者 趙玉芹

  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安多縣,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比所在地區的平均海拔還要高300米。這個高海拔的縣,有4個鄉鎮處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1993年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0年4月經中國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橫跨那曲和阿里地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保護區內生存著包括藏羚羊在內的40余種高原珍稀野生動物。近日,中新社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前往安多縣,實地探訪野保員們的日常工作。

  安多縣林業局局長拉巴與這片草原打了多年交道,他說,安多縣扎曲鄉是此保護區比較邊緣的區域,轄區內的薩太爾是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曲地區管理局中的一個管理站,2015年建站,管護面積約927平方公里。

  管理站的布瓊與其他9位野保員均是鄉里的牧民。身為站長的他告訴記者,他們每天的任務是嚴防偷獵盜獵人員,騎著摩托車深入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觀察它們的動態和數量。“巡邏的時候要帶上衛星電話、電警棍、望遠鏡,裝備雖簡單但都很重要。”

  雖然人為地為保護區建起了安全屏障,但藏羚羊有時還是會遇到狼偷襲等其它危險。他回憶,去年12月,正下著大雪,他們騎著摩托車在巡邏,看到了兩只被野狗追逐的藏羚羊,身上傷痕累累,露出了骨頭。

  布瓊說:“雪覆蓋著路面,摩托車根本開不快,只能下了車追著跑,雪地里狗比人靈活,我們追了很久才把野狗趕走。”

  藏羚羊的傷勢很嚴重。按養家畜的經驗,布瓊從縣城買了青霉素消炎藥、紗布、消毒藥水和草料,“大概照顧了1個多月,藏羚羊能慢慢走路了,就離開了管理站。”

  布瓊認為,藏羚羊與藏族的祖先們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它們安靜地生長著,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它們在這里生長的自由。

  布瓊說,現在保護力度加大了,常年定居在此的藏羚羊近萬只,還有成群的藏原羚、藏野驢常在附近出沒。

  除了管理站的日常巡邏,每年安多縣林業部門聯合森林公安要進行3次武裝巡邏。拉巴介紹,每年5月底和7月初,他們要沿著藏羚羊產仔和帶羊羔回來的路線分別進行一次巡邏。另外,11月份藏羚羊遷徙交配季節,也必須要武裝巡邏。

  拉巴說,現在安多縣境內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有30余種,其數量都在不斷增長,其中藏羚羊的數量增至約6萬只。這也得益于安多縣10個管理站的120名專職野保員、分散在保護區的74名協議性野保員以及6149名精準扶貧生態崗位隊伍的盡職盡責。

  安多縣是那曲乃至西藏的牧業大縣,牲畜的增多曾導致草畜失衡。從2010年,西藏通過減畜慢慢恢復草場。拉巴認為,這給野生動物們讓出了草資源。另外,西藏的生態移民工程也為野生動物們讓出了廣闊的生存空間。(完)

原標題:西藏專業力量為野生動物筑起草原保護網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中央政法委印發通知要求學習宣傳丁宇翔同志
  • 7月1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92號和95號汽油價
  • 全國鐵路暑期運輸7月1日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9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隔墻工廠”有新意?惠安這么做→ 海峽花卉產業園內技術人員察看蝴蝶蘭長勢 “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全國約七成宅基地發證 一本產權證帶來農 福建藝術類本科校考批、普通類本科提前批 傳承優良傳統 汲取奮進力量 三明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專題班在滬開班 一見·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我們如何凝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