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中央部門工資福利支出普漲 最高漲幅近78%(表)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2016-04-21 09:51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100個中央部門近日陸續公布2016年部門預算,其中備受關注的工資薪金福利預算二度公布。

資料配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梳理連續兩年公布詳細工資薪金福利預算的50個國務院組成部門發現,43個部門工資福利保持增長,占部門總數的86%。其中,新華社、中國氣象局同比增速超過70%,中國人民銀行同比增速接近70%。

  7個部門工資福利同比負增長,占部門總數的14%,其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比負增長-8.26%,降幅最大。

  工資薪金福利是反映部門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種勞動報酬、各項社會保險費,具體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社會保障繳費、績效工資和伙食補助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

  通過對比50個國務院組成部門2015年和2016年工資薪金福利預算數,本報記者發現,2016年國家稅務總局工資福利支出總額預算數約為265.2億元,為50個部門中金額最高。緊隨其后的是教育部,工資薪金福利支出總額預算數約為245.7億元,央行以149.9億元的預算數排第三。

  工資福利支出總額最小為國務院參事室,預算數為604萬元。

  工資福利支出總額高,與部門龐大直接相關。國家稅務總局作為下轄預算單位共計4113個,包括各省、地市、縣區的國稅部門,截至2015年底,國家稅務局系統共有53.54萬人。教育部也很龐大,包括了75所直屬高校和35個直屬單位,截至2015年底,教育部所屬單位實有各類工作人員54.71萬人。央行預算包括系統內的2122家機構,截至2014年底人數超過17萬。

  相比工資福利支出總額大小,工資薪金福利同比增速更值得關注。

  本報記者發現,與2015年相比,2016年工資薪金福利支出預算增速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新華通訊社(77.52%)、中國氣象局(73.62%)和中國人民銀行(69.45%)。國家鐵路局、國家衛計委、國家食藥監局工資福利同比增速超過30%。

  從2016年中央本級基本支出預算表中發現,2016年中央本級工資福利支出預算總額約為4280億元,比2015年執行數增長12.1%,比2015年預算數增長15.3%。因此,上述部門工資福利支出增速遠超中央所有部門平均增速。

  上述增速較高的部門預算中,并未說明工資福利支出增速較高的理由。

  從這些部門披露的工資福利具體組成部分來看,2016年新華社工資福利高增長主要來自于基本工資大幅增長,同比增速超200%。中國氣象局工資福利高增長中,津貼補貼同比增長超80%,基本工資同比增長超60%,社會保障繳費增長超30%。而央行2016年津貼補貼同比增長約100%,基本工資預算數同比增長超50%。

  長期關注政府預算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分析,這些部門工資福利增速如此高值得關注。部門預算中應對預算數變化作說明,尤其是工資福利變化幅度很大的數字。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中央政法委印發通知要求學習宣傳丁宇翔同志
  • 7月1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92號和95號汽油價
  • 全國鐵路暑期運輸7月1日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9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隔墻工廠”有新意?惠安這么做→ 海峽花卉產業園內技術人員察看蝴蝶蘭長勢 “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全國約七成宅基地發證 一本產權證帶來農 福建藝術類本科校考批、普通類本科提前批 傳承優良傳統 汲取奮進力量 三明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專題班在滬開班 一見·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我們如何凝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