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南安 > 魅力南安 > 正文

傳統與新潮共舞 在高甲戲發源地 打造精品文旅IP

來源:福建日報 2025-05-27 09:20 http://www.413629.com/

  舞臺上,高甲戲演員身著傳統戲服,與街舞舞者同臺“斗舞”,有板有眼的戲曲程式身段與夸張隨性的動感街舞動作形成強烈反差。一曲終了,掌聲與歡呼聲足足持續了一分鐘……

  回憶南安市石井鎮岑兜村“五一”假期組織的“2025岑兜·五一田園戲劇嘉年華”,戲迷小鄭仍激動不已。依托高甲戲文化底蘊,在岑兜村舉辦的這次活動“開腦洞”般融入街舞、電音、變裝、沉浸式互動等元素,跨界打造一場傳統與潮流交織的文旅盛宴,吸引游客超5萬人次。

  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高甲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岑兜村則被認為是高甲戲的發源地。近年來,當地不斷探索“戲曲+”破圈路徑,大力推動非遺活態傳承,大膽嘗試跨界融合,讓傳統藝術與現代元素交融;更有青年力量踴躍加入,為高甲戲傳承注入蓬勃生機。

  新生力量擔起傳承使命

  記者近日探訪岑兜村時,發現村委會辦公大樓一層有個面積300多平方米的禮堂,常年是岑兜村高甲戲傳習所的練功房,每周定時開展相關訓練。

da0bfa7a-1218-429c-b825-9457f3bf017d.jpg

  孩子們在進行基本功訓練。

  原來,2015年,岑兜村以特色文化進校園為契機,依托岑兜小學開辦了這間高甲戲傳習所,持續至今。這里所有開支均由岑兜村村委會出資,聘請了兩名有資質的高甲戲演員常駐任教,并持續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教育教學工作,為高甲戲培養新生代傳承人。

  高甲戲傳習所是典型的“娃娃班”,學員都是小學生。“當時,村里只剩一個戲班,科班出身的演員也五十幾歲了,觀眾大多是附近老人。村民們擔心,如果再沒有‘新鮮血液’注入,岑兜村高甲戲的輝煌就要成歷史。”岑兜村黨總支書記洪安平回憶說,“娃娃班”剛開辦時大家還擔心沒人來、招不滿,沒想到第一期就來了50多個孩子。

  在洪安平的邀請下,記者參與了“娃娃班”的訓練課:拉頂、壓腿、下腰、打虎跳……跟隨著高甲戲演員、高甲戲傳習所老師林國春的哨子聲,20余名小學生在場地內進行基本功訓練,稚嫩的臉上掛滿了汗水。林國春說,枯燥的基本功訓練是學高甲戲的必經之路,汗流浹背自不用說,有時為了“啃下”高難度動作,磕磕碰碰也是家常便飯。

  “除了基本功扎實,也要有足夠的領悟力。”高甲戲演員、高甲戲傳習所老師洪德文的愛徒洪詩博,是班上最小的孩子。年僅7歲的他學戲還不足一年,但已經能把“公子丑”這個丑角飾演得有三分像。

  10年的堅持,“娃娃班”走出了近300名高甲戲新苗,如今有不少正活躍在各家劇團。幾套動作、幾出唱詞的記憶,換來的是年輕一代對高甲戲的認知和喜愛。讓林國春、洪德文倍感欣慰的是,除了本地學子,不少在泉州務工人員的孩子也加入學戲的行列,或已成為高甲戲的觀眾。

  “我們在培養演員苗子的同時,也是在培養觀眾。”洪安平告訴記者,像高甲戲這樣的傳統戲曲劇種要振興,不但要有人演,還要有人看,因為孩子學戲的緣故,越來越多家庭開始關注高甲戲,“這些年村里常為‘娃娃班’的孩子舉行匯報演出,稚嫩的唱腔一起來,臨近村子的老老少少都來了,近千人的現場座無虛席”。

  岑兜村有個大戲臺,孩子們總喜歡去那里走一走“臺步”,或者練習一小段折子戲。遇到村子外的客人,他們會說,想登上更大的舞臺,去更多、更遠的地方表演,傳承這一門藝術。

  只要堅持做下去,夢想就會逐步實現。今年3月,應澳門南安同鄉會邀約,“娃娃班”17名小演員結伴亮相“2025澳門國際幻彩大巡游”,他們扮演“鄭成功”“王昭君”“狀元駙馬”等經典角色以及高甲戲標志性的“公子丑”“媒婆丑”,徜徉在大巡游歡快的樂曲中,用生動的肢體語言和充滿童稚的演技,展示中華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

  盤活資源打造文旅新地標

  在岑兜村,高甲戲不僅是村民們生活中的藝術,更是文旅經濟的“流量密碼”。

  近年來,村里積極盤活土地資源,對村里閑置的古厝群進行原狀保留與修繕,通過慧眼和巧思,巧妙保留部分斷壁并加以裝飾整修,精心打磨出它們最適合的功能、最上鏡的一面,騰出展示高甲戲文化的空間,成功打造全國首個高甲戲戶外博物館。

  這背后是一場深度思考——岑兜村認為,通過“原始”的露天展示空間、活態的演繹和互動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文化氛圍,還原非遺生存和生產的環境,或將是掌握流量密碼、打造精品文旅IP的一條破局之路。

  走進高甲戲戶外博物館,記者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一段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文化之旅。“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座房子都很有‘戲份’。”洪安平介紹,這里規劃了“凡音之起”“戈甲天下”“丑園”等10個點位。生動的高甲戲壁畫、逼真的藝人雕像、保存完好的舊戲館等元素,讓游客可以更直觀、更形象地了解岑兜村的歷史和高甲戲的起源、發展歷程以及演變,近距離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依托高甲戲戶外博物館,岑兜村已成功舉辦首屆洪埔戲劇交流匯暨岑兜高甲嘉年華、新春嘉年華、“五一”嘉年華、高甲戲人物攝影采風等多場活動,收獲不少人氣。“戲曲只有與時俱進,采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完善自我,才能讓生命力變得更長久。”洪安平說。

  如今,文旅產業早已過了“走馬觀花”的時代,更多游人注重體驗感和獲得感——美景的沖擊、文化的熏陶、知識的滋養、貼心的服務,都將成為加分項,并且,今天的人們更希望融入其中,獲得“沉浸式”的感受。

  眼下,總投資1億元的岑兜高甲戲文創綜合體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中,計劃打造成高甲戲文創街區、文化傳承培訓暨戲曲藝術表演中心,注重的是通過全方位、多方面的公共文化供給體系,實現文旅休閑和科普教育的協同發力。

  在全面推動項目建設的同時,岑兜村也做好了后續品牌、渠道和內容方面的規劃。以此為切入點,岑兜村將整合戲曲文化、農耕文化等多重資源,布局“鄉村文旅+休閑農業”“鄉村文旅+研學”等賽道,緊扣文旅風口,引優勢渠道“入局”,形成流量疊加效應,進一步推動高甲戲的繁榮與鄉村振興,進而實現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共同發展。(記者 湯海波 見習記者 肖蔚男 文/圖)

原標題:傳統與新潮共舞 在高甲戲發源地 打造精品文旅IP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注意了!兒童睡覺打呼嚕 可能是上氣道阻塞
  • 鯉城區舉辦“安全生產月”知識競賽活動
  • 泉州:女子視物模糊 原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隔墻工廠”有新意?惠安這么做→ 海峽花卉產業園內技術人員察看蝴蝶蘭長勢 “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全國約七成宅基地發證 一本產權證帶來農 福建藝術類本科校考批、普通類本科提前批 傳承優良傳統 汲取奮進力量 三明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專題班在滬開班 一見·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我們如何凝望未